[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501291.2 | 申请日: | 2014-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2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翟红波;杨振枢;韦洪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利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28;C08L23/06;C08L9/02;C08L15/00;C08K13/02;C08K5/13;C08K5/526;C08K5/11;C08K5/098;C08K3/26;B29C43/5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窗上挡 风雨 塞眼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PVC100份;双酚A0.5-2.5份;CPE2-6份;亚磷酸三苯酯1-3份;HDPE15-35份;癸二酸二辛酯8-22份;增塑剂70-90份;NBR20-40份;硬脂酸锌1-3份;碳酸钙为10-30份;紫外线吸收剂30-50份;抗氧剂1010为0.2-0.8份;硬脂酸钙1-5份;氢化丁腈胶30-50份;ESO为3-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PVC100份;双酚A1-2份;CPE3-5份;亚磷酸三苯酯1.5-2.5份;HDPE20-30份;癸二酸二辛酯12-18份;增塑剂75-85份;NBR25-35份;硬脂酸锌1.5-2.5份;碳酸钙为15-25份;紫外线吸收剂35-45份;抗氧剂1010为0.3-0.7份;硬脂酸钙2-4份;氢化丁腈胶35-45份;ESO为4-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PVC100份;双酚A1.5份;CPE4份;亚磷酸三苯酯2份;HDPE25份;癸二酸二辛酯15份;增塑剂80份;NBR30份;硬脂酸锌2份;碳酸钙为20份;紫外线吸收剂40份;抗氧剂1010为0.5份;硬脂酸钙3份;氢化丁腈胶40份;ESO为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采用DOP或DBP。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采用UV-P或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称取PVC、双酚A、CPE、亚磷酸三苯酯、HDPE、癸二酸二辛酯、增塑剂、NBR、硬脂酸锌、碳酸钙、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1010、硬脂酸钙、氢化丁腈胶和ESO;
第二步:将PVC在双辊混炼机上塑化,呈透明状后加入NBR混炼均匀;
第三步:再加入发泡剂和剩余原料,混炼均匀,放大辊距出片;
第四步:在40-50t平板硫化机上进行模压发泡,发泡温度170-190℃,模压压力7-11MPa,按模具尺寸裁样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的PVC塑化温度为80-1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加入NBR后混炼温度为100-12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加入发泡剂和剩余原料后混炼温度为125-145℃。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窗上挡风雨塞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模压发泡时间6-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利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利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12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粘滞系数测定装置
- 下一篇:工艺气中炭黑含量的测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