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和测定血红素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01268.3 | 申请日: | 2014-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5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爽;贾琦石;庞玉辉;马超;侯典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提取 测定 血红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素的提取及测定方法,主要涉及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和测定血红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血红素是一类重要的四吡咯卟啉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动物的血液、肌肉以及一些植物组织中。在动物中,血红素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的红细胞中,与珠蛋白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血红蛋白;在植物中,血红素作为细胞色素酶、过氧化物酶的辅基参与了电子传递。目前,动物中的血红素提取研究较多,也较成熟,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可以实现批量生产。从动物血液中提取的血红素被广泛运用于药物和保健食品,用于治疗营养性贫血、恶性肿瘤、肝炎等。在植物中,血红素的结构和叶绿素非常相似,都是由四个吡咯环化形成的卟啉化合物,血红素的卟啉环中螯合了一个铁离子,如图1所示,而叶绿素卟啉环中螯合了一个镁离子,如图2所示。在生物合成的前期阶段,从ALA合成到Proto IX合成都是血红素和叶绿素所共有的,如图3所示。血红素分子还能作为信号因子调控谷氨酸-tRNA还原酶(叶绿素合成过程中的第一个关键的限速酶,该酶可直接影响整个叶绿素合成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相关的核基因的表达。因此,准确测定植物中的血红素含量对研究叶绿素代谢调控机制非常重要。动物血液中的血红素含量很高,研究很多,提取也较简便,技术也较成熟;植物组织中的血红素含量很低,研究得较少,提取比较困难,也没有比较便宜且可信的测定方法,成为叶绿素代谢研究工作中的一个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植物中血红素提取比较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和测定血红素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测定植物中的血红素含量,在叶绿素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和测定血红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植物血红素的提取
a.准确称取待测植物的新鲜叶片1g,置于预冷的研钵中,加液氮研磨至粉末状,然后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入丙酮与蒸馏水的混合溶液Ⅰ,震荡均匀后离心,弃去上清液,重复向离心产物中加入丙酮与蒸馏水的混合溶液Ⅰ、震荡和离心操作,直至得到的离心产物为无色,得到初级产物,备用;再向得到的初级产物中加入丙酮与蒸馏水的混合溶液Ⅱ,震荡均匀后离心,弃去上清液,重复向离心产物中加入丙酮与蒸馏水的混合溶液Ⅱ、震荡和离心操作,直至得到的离心产物为无色,得到次级产物,备用;
所述混合溶液Ⅰ中丙酮所占的比例大于混合溶液Ⅱ中的比例;
b.在步骤a得到的次级产物中加入盐酸、丙酮与蒸馏水的混合溶液,震荡均匀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备用;然后向离心得到的沉淀中再次加入盐酸、丙酮与蒸馏水的混合溶液,震荡均匀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合并两次上清液,得到混合提取液,备用;
c.向步骤b得到的混合提取液中加入乙醚,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分液漏斗中,将分液漏斗多次倒置后静置分层,收集上层溶液,备用;并向下层溶液中再次加入乙醚,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收集上层溶液,合并两次得到的上层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然后加入与合并的上层溶液等体积的蒸馏水进行洗涤,静置分层后取乙醚层,加入到旋转蒸发仪中浓缩,再将浓缩产物倒入离心管中,用氮气吹干,即得到干燥的植物血红素,备用;
步骤二、植物血红素含量测定
向步骤一得到的干燥的植物血红素中加入7.44ml蒸馏水和0.48ml 5N NaOH,搅拌至植物血红素溶解后再加入12 ml蒸馏水和4.08 ml 吡啶,再次混合均匀,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574.5nm处的吸光度,测量时在样品中加入几滴二硫酸盐和50mmol/L的铁氰化物,取独立的三株或者三株以上的植物的叶片进行测定,多次测定求平均值,得到平均吸光度A,备用;
步骤三、植物血红素浓度的计算
将步骤二得到的平均吸光度A代入线性回归方程:A=2.6814496C+0.07506221,计算得到稀释倍数C,再根据Ci = 0.5C mg/ml,计算出植物叶片中血红素的浓度Ci。
步骤a所述的震荡均匀所需的时间为10-25min,离心条件为离心力4000g、离心时间8-20min。
步骤a所述的丙酮与蒸馏水的混合溶液Ⅰ中丙酮和蒸馏水的体积比99:1,混合溶液Ⅰ每次的加入量为10ml。
步骤a所述的丙酮与蒸馏水的混合溶液Ⅱ中丙酮和蒸馏水的体积比80:20,混合溶液Ⅱ每次的加入量为5ml。
步骤b所述的盐酸、丙酮与蒸馏水的混合溶液中盐酸、丙酮和蒸馏水的体积比为5:80:15,每次的加入量为5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12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