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车厢合页以及制作该合页的模具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1244.8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3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邢涛;吴林;闫保根;李兴宽;王涛;买俊辉;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驻马店大力天骏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B62D33/00;B21D37/1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8 | 代理人: | 黄军委 |
地址: | 4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车厢 合页 以及 制作 模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页,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新型车厢合页,还涉及了一种制作该合页的模具以及制作该合页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高效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 很多货物直接使用托盘装车,方便叉车装卸货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托盘的常规尺寸在1.1米-1.2米之间,而正常的外形宽度在2500mm的半挂车,由于两侧挡板的安装受到传统合页结构的影响,其内控车箱宽度实际为2310mm-2330mm之间,通常会遇到两个托盘并排不能放入的情况,大大影响了装卸货物的效率,适用范围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释放车厢内宽、结构简单牢固的新型车厢合页,还提供了一种制作该合页的模具以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车厢合页,包括上合页和下合页,上合页与车厢侧板下部固定,下合页固定在边梁侧面,上合页与下合页通过销轴连接,从而将车厢侧板与边梁连接,所述的下合页为带透孔的钢板,钢板侧棱与边梁侧面焊接固定,所述的上合页为钢板冷卷一体成型的内卷耳结构,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卷耳孔及托板,托板与车厢侧板底面固定,外侧板上部内侧面与车厢侧板外侧面固定,托板与内侧板上端固定,内侧板外侧面与外侧板内侧面固定,内侧板与外侧板下部通过卷耳孔连接,上合页、下合页通过穿装在透孔与卷耳孔内的销轴连接。
基上所述,所述卷耳孔为所述内侧板下部和所述外侧板下部均向内侧卷设形成的穿孔。
基上所述,所述托板由所述内侧板上部向内水平弯折形成。
基上所述,所述内侧板上设有加强筋,该加强筋由所述内侧板中部至所述卷耳孔处倾斜设置。
基上所述,所述加强筋为设于内侧板上的空心凸台,所述空心凸台的内侧下端连通所述卷耳孔,所述空心凸台的内侧上端紧贴所述外侧板内侧。
基上所述,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由激光焊接固定连接。
基上所述,所述下合页为U形钢板,所述透孔对应穿设于所述U形钢板的两侧板上,所述U形钢板的中部外端与边梁固定连接。
一种制作新型车厢合页的模具,包括起筋模具、成型模具以及圆柱状模芯,所述起筋模具包括下模具、设于该下模具上表面且对应所述内侧板侧的卷耳孔部分设置的内半圆凹槽、设于该下模具上表面且对应所述空心凸台设置的起筋凹台以及对应所述下模具设置的上模具,其中,所述起筋凹台的下侧连接所述内半圆凹槽,所述起筋凹台的上侧与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成型模具包括成型模具本体以及设于该成型模具本体一侧且对应所述外侧板侧的卷耳孔部分设置的外半圆凹槽;所述圆柱状模芯的外径对应所述卷耳孔的内径设置。
一种制作新型车厢合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压制加强筋以及成型内侧板侧的卷耳孔部分:将钢板置于所述起筋模具中下模具的上侧,将所述起筋模具中的上模具对应设置于压力机上,对钢板进行冲压;
2)成型卷耳孔:将压力机上的所述起筋模具中的上模具取下,将所述成型模具安装于压力机上,所述成型模具本体上的外半圆凹槽对应所述起筋模具中下模具的内半圆凹槽设置,将圆柱形模芯置于已成型的卷耳孔部分,进行冲压;
3)成型托板:将内侧板上部向内水平弯折形成托板;
4)剪切:对托板进行剪切,对外侧板上部进行剪切;
5)焊接:将内侧板上部折角处与外侧板内侧进行激光电容焊接。
基上所述,它还包括以下步骤:
6)制作下合页:将钢板弯折成U形,内宽对应上合页宽度设置,在该U形钢板的两侧边上对应设置透孔;
7)组合:使用销轴穿过对应设置的透孔和卷耳孔。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将下合页安装在车箱两侧的边梁上,上合页与车厢侧板连接,使得上合页连同车厢侧板外移,释放了一定的车箱内宽,保证了内部具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容纳并排进入的2个托盘,方便了装卸货物,其中,上合页包括由钢板冷卷一体成型的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下部组成卷耳孔,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中部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内侧板上部向内侧水平方向弯折形成托板用于连接车厢侧板的底面,所述外侧板上部向上延伸用于连接车厢侧板的侧面,上合页与下合页通过穿装在透孔与卷耳孔内的销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驻马店大力天骏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驻马店大力天骏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12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