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1109.3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7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韦栩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栩原 |
主分类号: | A61K36/535 | 分类号: | A61K36/535;A61P1/02;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王俭 |
地址: | 5411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臭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是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
背景技术
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臭气,它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
主要症状为口干、口苦、气短、胸闷、肠胃不适、腹账、尿频、便秘、便溏、腰膝酸软、肢体麻痛、容易上火(女性则经期易上火)、手脚心易出汗、身体常发热、易于疲劳、易感冒、烦躁、失眠、精神不振、头昏、头发干枯、耳鸣等症状。
中医认为,口腔与咽喉、肺、胃相连,为诸多循环经络会聚处所,故口臭多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心脾积热、阴虚火旺引起。因七情内伤,素体虚弱,外感六淫之邪,致使肝郁气滞,郁热化火,心火炽盛,胃火上攻,心肾不交,虚火上炎熏蒸于口而发病。口腔牙龈肿、痛,局部发热等非脏腑原因等也会引起口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较短、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口臭的药物。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生石膏15-25份、白芷8-12份、紫苏8-12份。
优选地,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生石膏20份、白芷10份、紫苏10份。
所述的原料药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可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具体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入5-10倍原料药总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文火煮10-20分钟,过滤去渣,即得。
服用方法:每日二次,早晚服用,每次40毫升,一般3-5日即有效果。
本发明药物也可制成丸剂、散剂或胶囊。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功效如下:
生石膏:味辛、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等功效。
白芷: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具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
紫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散寒解表、行气宽中、解郁止呕的功效。
本发明治疗口臭的药物选取3种天然中药配伍,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收敛生肌、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散寒解表、行气宽中等作用,标本同治,对治疗口臭效果好,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疗程较短、服用方便,成本低,有效率达9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生石膏15份、白芷8份、紫苏8份。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口服。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生石膏20份、白芷10份、紫苏10份。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口服。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生石膏25份、白芷12份、紫苏12份。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口服。
实验例: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选择30例病人,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疗效判定以症状消失为主,并参考效果等改变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及效果明显改善。
有效:症状及效果有一定改善。
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效果不明显。
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口臭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基本症状为:口臭、口干、口苦、肠胃不适、腹账、尿频、便秘、女性则经期易上火、失眠等症状。
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后症状均有一定改善,其中显效27例,有效30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栩原,未经韦栩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1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