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强型门窗附框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00538.9 | 申请日: | 2014-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5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建良 |
| 主分类号: | E06B1/02 | 分类号: | E06B1/02;C08L23/06;C08L27/06;C08L67/06;C08K3/34;C08K3/00;C08K3/26;C08K7/14;C08K3/08;C08J9/10;B29C4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型 门窗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窗附框,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强型门窗附框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门窗附框对门窗起到一个定尺、定位的作用。一般来说,建筑的门窗洞口建成后,尺寸不规范,安装附框后,就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定门窗加工尺寸,也有利于门窗的安装,安全性更好。同时,采用附框,减小塑料门窗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伸缩现象。市场上现有的附框,按材质分主要有有塑木附框、木附框及玻璃钢附框这几种,但它们在生产和使用中都有一些克服不了的缺点。比如说塑木附框比重大,握钉力差;木附框容易变形,会受到虫蚁的损害;玻璃钢附框有毒,不适合在室内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度小质量轻、强度高、不易变形、不受虫蛀蚁蚀的加强型门窗附框及其制作方法的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强型门窗附框,其特征在于,由微发泡板材及嵌在微发泡板材内部的钢体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微发泡板材的质量组分为:
加强型门窗附框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塑料粒子、交联剂、增刚剂、增强纤维、填充料经双螺杆挤出机高温融化后挤出造粒,让材料的分子链重新排列得到预混料;
(2)加入AC发泡剂、润滑剂,同时高速搅拌混合后让预混料充分的包裹,得到新的预混料;
(3)将经过步骤(2)得到的新的预混料输送到渐进式挤出机,机身升温产生微发泡,通过钢体成型送料机及渐进式挤出机挤出一体成型,再通过门窗附框专用模具定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3)的工艺温度为160℃-180℃,步骤(2)的工艺温度为60℃-80℃。
更进一步地,所述微发泡的直径为0.01mm-0.5mm。
更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料选取滑石粉、粉煤灰、矿粉、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组合。
进一步地,在具体应用实施时,所述塑料粒子选取聚乙烯、聚氯乙烯、玻璃钢中的一种。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加强型门窗附框,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材料中大量气泡的存在使得其密度小、质量轻;
(2)吸收冲击载荷性好,表现出优异的减震缓冲能力;
(3)隔热性强;
(4)隔音效果好;
(5)耐酸碱,化学稳定性好;
(6)不受虫蛀蚁蚀,而且不吸水,耐水性能好;
(7)嵌在微发泡板材内部的钢体使得门窗附框型钢强度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质量轻、不易变形、不受虫蛀蚁蚀的加强型门窗附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强型门窗附框,其特征在于,由微发泡板材及嵌在微发泡板材内部的钢体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微发泡板材的质量组分为:
加强型门窗附框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塑料粒子、交联剂、增刚剂、增强纤维、填充料经双螺杆挤出机高温融化后挤出造粒,让材料的分子链重新排列得到预混料;
(2)加入AC发泡剂、润滑剂,同时高速搅拌混合后让预混料充分的包裹,得到新的预混料;
(3)将经过步骤(2)得到的新的预混料输送到渐进式挤出机,机身升温产生微发泡,通过钢体成型送料机及渐进式挤出机挤出一体成型,再通过门窗附框专用模具定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3)的工艺温度为160℃-180℃,步骤(2)的工艺温度为60℃-80℃。
更进一步地,所述微发泡的直径为0.01mm-0.5mm。
更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料选取滑石粉、粉煤灰、矿粉、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粒子选取聚乙烯、聚氯乙烯、玻璃钢中的一种。
实施例一
加强型门窗附框的制作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1)将100份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粒子、0.5份交联剂、0.5份增刚剂、1份增强纤维、5份填充料经双螺杆挤出机高温融化后挤出造粒,机身温度由机头120℃向内逐渐升高至160℃,让材料的分子链重新排列得到预混料,各组分以重量组分计;
(2)加入0.5份AC发泡剂、1份润滑剂,同时在工艺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高速搅拌混合让预混料充分的包裹,得到新的预混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建良,未经沈建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05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管转子发动机燃烧室的密封方法
- 下一篇:薄壁钢顶与梁顶梁连接件及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