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页岩气储层地质模型的测井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9719.4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7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双莲;陆黄生;张卫;张元春;李三国;李永杰;秦黎明;刘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朱绘;张文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页岩 气储层 地质模型 测井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页岩气储层地质模型的测井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页岩气目的层段区域的预估地质模型与储层裂缝模式;确定测井曲线和测井曲线识别裂缝的依据;确认水平井段的地质特征信息;根据水平井段的地质特征信息和水平井测井曲线的变化关系,结合预估地质模型还原地质模型;根据水平井邻近区域其他钻井的岩心测试与页岩气目的层段的页岩气生产、测试结果,对储层裂缝模式和还原的地质模型进行检验。本方法利用测井信息还原储层地质模型,避免钻探风险,可以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水平井井轨迹设计及钻遇目标层位的准确度;不仅适用于页岩水平井开发,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水平井开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测井技术识别页岩气储层地质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测井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方面主要用于对页岩气储层的储层性质、岩石力学特性及页岩页理与裂缝发育程度的研究。页岩气储层的储层性质、岩石力学特性及页岩页理与裂缝发育程度等均与其地质模型认识有重要的关系,但利用测井技术还原页岩气储层地质模型、进而指导水平井钻进及有利压裂段的选取,还未见文献报道。
利用测井技术评价页岩气储层地质模型存在以下几个难点:一是页岩研究属于新生事物,没有相关通过测井技术来确定地质模型的方法,现有地质模型的建立是通过野外地质考察、依靠地质露头的剖面特征来确定地质模型的;二是水平测井难以实施确定井旁构造的成像测井技术,使得水平测井中一般只能通过常规测井技术实现井旁地质结构分析,限制了利用测井技术研究地质模型的建立。
基于上述情况,亟需一种基于常规测井技术正确推测地质模型的方法,用以有效地指导页岩气水平井井轨迹设计及后期储层改造方案的制定。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测井技术识别页岩气储层地质模型的方法,用以有效地指导页岩气水平井井轨迹设计及后期储层改造方案的制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页岩气储层地质模型的测井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临近页岩气目的层段的露头地质特征建立开采目的层区域的预估地质模型与储层裂缝模式;
步骤二,基于所述储层裂缝模式和直井测井技术建立裂缝响应特征与测井响应曲线的关系,并依据该关系确定测井曲线和所述测井曲线识别裂缝的依据;
步骤三,基于所述测井曲线识别裂缝的依据、水平井段与其导眼井和相邻直井的岩性判断以及水平井段与相邻地层的测井曲线的相似性对比确认水平井段的地质特征信息;
步骤四,基于所述水平井段的地质特征信息和水平井测井曲线的变化关系,结合所述预估地质模型还原地质模型;
步骤五,基于水平井的邻近区域其他钻井得到的岩心测试的结果和页岩气目的层段页岩气生产、测试的结果对储层裂缝模式和还原的地质模型进行检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估地质模型包括褶皱模型和稳定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层裂缝模式包括棋盘格裂缝模式和斜交裂缝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二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储层裂缝模式判断所述页岩气目的层段的裂缝宏观特征;
基于所述直井测井技术获得的所述页岩气目的层段的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岩心测试和页岩气目的层段的含气量测试结果确定页岩气目的层段的裂缝微观特征;
基于所述裂缝宏观特征和所述裂缝微观特征确定裂缝响应特征与测井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并基于该关系确定测井曲线和测井曲线识别裂缝的依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测井曲线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97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