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印迹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99699.0 申请日: 2014-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4291314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发明(设计)人: 刘旭光;秦蕾;杨永珍;刘伟峰;贾晓瑞 申请(专利权)人: 太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1B31/02 分类号: C01B31/02;B82Y30/00
代理公司: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代理人: 江淑兰
地址: 030024 山西***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印迹 纳米 制备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介孔印迹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葡萄糖、二氧化硅、二苯并噻吩、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α-甲基丙烯酸、氯仿、无水乙醇、无水甲醇、冰乙酸、p-(氯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硫酸、硝酸、甲苯、去离子水、氮气,其组合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厘米3为计量单位

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介孔碳纳米球

①配制葡萄糖水溶液,称取葡萄糖3.168g±0.001g,量取去离子水40mL±0.001mL,加入烧杯中,搅拌5min,成0.4mol/L的葡萄糖水溶液;

②取葡萄糖水溶液40mL±0.01mL、二氧化硅0.2g±0.01g置于聚四氟乙烯容器中,将容器置于超声分散仪内进行分散溶解,成乳白色澄清混合液;

③将盛有混合液的聚四氟乙烯容器放入反应釜内,并密闭,然后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180℃±2℃,加热时间1440min;混合液在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合成反应,反应式如下:

式中:C-OH:表面具有氢氧官能团的碳纳米球

④停止加热,反应釜内溶液随炉冷却至25℃,得棕色絮状溶液;

⑤离心分离,将棕色絮状溶液置于离心管内进行分离,得絮状物;

⑥洗涤、抽滤,将絮状物加入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100mL,搅拌洗涤,然后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留存滤饼;

⑦真空干燥,将滤饼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55℃,真空度10Pa,干燥时间1440min,得棕色粉末;

⑧将干燥后的棕色粉末置于烧结炉内,进行烧结碳化,烧结温度800℃±2℃,并输入氮气保护,氮气输入速度100cm3/min,烧结时间120min,烧结后成黑色碳纳米球;

⑨将黑色碳纳米球放置于烧杯中,加入氢氟酸40mL±0.001mL,浸泡20min,除去二氧化硅;然后用去离子水1000mL搅拌洗涤,抽滤后得滤饼;

⑩真空干燥,将滤饼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55℃,真空度10Pa,干燥时间1440min,干燥后得介孔碳纳米球;

(2)硅烷化修饰改性介孔碳纳米球

硅烷化修饰改性介孔碳纳米球是在三口烧瓶、电加热器上进行的,是在加热、水循环冷凝、磁力搅拌下完成的;

①称取介孔碳纳米球0.3g±0.001g,加入三口烧瓶中;将无水乙醇45mL±0.01mL、去离子水15mL±0.001mL、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mL±0.001mL加入三口烧瓶中;放置搅拌磁子;

②然后滴加冰乙酸1.3mL±0.001mL,滴加速度0.1mL/min,调节pH≈5,呈碱性;

③开启电加热器,温度升至65℃±2℃,搅拌磁子搅拌;

④加热搅拌120min,进行修饰改性反应;反应式如下:

式中:C-C9H17O5Si:硅烷化介孔碳纳米球;CH3OH:无水甲醇

⑤修饰、改性反应后,关闭电加热器,停止加热搅拌,使其随瓶冷却至25℃,得修饰改性溶液;

⑥将修饰改性溶液置于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分离,转速8000r/min,离心分离10min,离心分离后得硅烷化介孔碳纳米球;

⑦洗涤、分离,将硅烷化介孔碳纳米球置于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100mL,搅拌洗涤,然后进行离心分离,留存沉淀物;无水乙醇洗涤、离心分离重复进行三次;

⑧将沉淀物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55℃,真空度10Pa,干燥时间720min,干燥后得硅烷化介孔碳纳米球;

(3)硅烷化介孔碳纳米球表面接枝α-甲基丙烯酸

硅烷化介孔碳纳米球表面接枝α-甲基丙烯酸是在三口烧瓶中进行的,是在加热、超声分散过程中完成的;

①称取硅烷化介孔碳纳米球0.2g±0.001g,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去离子水15mL±0.001mL、α-甲基丙烯酸1mL±0.001mL、过硫酸铵0.132g±0.001g;然后将三口烧瓶置于超声分散仪内进行超声分散,超声波频率40kHz,分散时间20min;在超声分散过程中输入氮气,氮气输入速度10cm3/min;

②开启超声分散仪加热器,加热温度70℃±2℃,并进行水循环冷凝,反应时间1440min,反应式如下:

式中:C-C13H23O7Si: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的介孔碳纳米球

③冷却后,将产物转移至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后留存固体产物;

④洗涤、分离,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然后进行离心分离,除去表面聚合物杂质,洗涤分离重复进行三次;

⑤真空干燥,将洗涤分离后的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的介孔碳纳米球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55℃,真空度10Pa,干燥时间720min,得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的介孔碳纳米球;

(4)制备介孔印迹碳纳米球

制备介孔印迹碳纳米球是在三口烧瓶、电加热器上进行的,是在加热、水循环冷凝、磁力搅拌下完成的;

①将二苯并噻吩0.111g±0.001g、氯仿10mL±0.001mL加入三口烧瓶内,搅拌使其溶解;

②将三口烧瓶置于电加热器上,加入接枝甲基丙烯酸的介孔碳纳米球0.1g±0.001g,搅拌30min,使二苯并噻吩与甲基丙烯酸充分作用;

③加入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3mL±0.001mL,开始加热,加热温度50℃±2℃,水循环冷凝反应600min,反应式如下:

式中:C-C35H45SO11Si:含二苯并噻吩的介孔印迹碳纳米球

④反应后,用无水乙醇90mL、乙酸10mL的混合溶液洗涤,然后进行离心分离,洗涤、离心分离重复进行三次,以洗脱聚合物表面的二苯并噻吩;

⑤离心分离后,倒掉上清液,留有沉淀物质,即介孔印迹碳纳米球;

⑥将介孔印迹碳纳米球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55℃,真空度10Pa,干燥时间720min;

⑦将干燥后的介孔印迹碳纳米球置于烧杯中,加入正己烷200mL,搅拌洗涤5min;洗涤除去二苯并噻吩分子,得介孔印迹碳纳米球黑色固体;

⑧将黑色固体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55℃,真空度10Pa,干燥时间720min;干燥后得终产物:介孔印迹碳纳米球;

(5)检测、分析、表征

对制备的介孔印迹碳纳米球的色泽、形貌、结构、化学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分析、表征;

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形貌分析;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内部结构、表面形貌分析;

用BET分析仪进行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其表面官能团分析;

用热重分析仪进行热稳定性分析;

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吸附测量;

结论:介孔印迹碳纳米球为黑色粉体颗粒,颗粒直径≤250nm,产物纯度98%,产物介孔形貌良好,孔径分布集中于3-5nm,印迹效果明显,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在20min时达到平衡,饱和吸附量为134.08mg/g;

(6)产物储存

对制备的介孔印迹碳纳米球储存于棕色透明的玻璃容器中,密闭避光储存,置于干燥、洁净环境,要防晒、防潮、防酸碱盐侵蚀,储存温度20℃,相对湿度≤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96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