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99679.3 | 申请日: | 2014-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1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别辉;王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5 | 分类号: | G02B6/35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光开关。
背景技术
光纤到户发展迅速,全球建设越来越热,市场规模巨大。在欧洲等发达国家要求链路接入的开放共享,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提供光纤服务的运营商。因此需要在开放节点处设置共享链路,一般采用光开关的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光开关包括一个输入端多个输出端,即1xN光开关。由于业务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同一个站点需要多个输入端,现有的方案是采用多个普通的1xN光开关堆叠而成,但成本非常高,而且体积大。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多输入多输出、且具低成本、体积小的优势的光开关为业界持续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输入多输出、且具低成本、体积小的优势的光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开关(100),包括多个切换单元(10)、拨杆(20)和驱动组件(30),所述多个切换单元(10)呈单排阵列排布,每个所述切换单元(10)均包括调节板(12)、输入端光纤准直器(14)和多个输出端光纤准直器(16),所述输入端光纤准直器(14)设置在所述调节板(12)上,所述多个输出端光纤准直器(16)分布在所述输入端光纤准直器(14)的旋转平面内,所述拨杆(20)连接至所述驱动组件(30),所述拨杆(20)在所述驱动组件(30)的带动下,沿着所述多个切换单元(10)的排布方向,在所述多个切换单元(10)之间移动,使得所述拨杆(20)能够与每个所述切换单元(10)中的所述调节板(12)配合,当所述拨杆(20)与其中一个所述调节板(12)配合时,所述拨杆(12)在所述驱动组件(30)的带动下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板(12)连同所述调节板(12)上的所述输入端光纤准直器(14)旋转以实现所述输入端光纤准直器(14)与待选通的所述输出端光纤准直器(16)对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30)包括第一电机(32)、丝杠(34)、滑块(36)和第二电机(38),所述丝杠(3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多个切换单元(10)的排布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电机(32)驱动所述滑块(36)沿着所述丝杠(34)移动,所述拨杆(20)连接于所述滑块(36),所述滑块(36)能够带动所述拨杆(20)在所述多个切换单元(10)之间移动,以与所述调节板(12)配合,所述第二电机(38)带动所述拨杆(20)相对所述滑块(36)旋转,以实现所述输入端光纤准直器(14)的旋转。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30)还包括导轨(39),所述导轨(39)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机(38),所述导轨(39)位于所述丝杠(34)与所述多个切换单元(10)之间,所述拨杆(20)连接至所述导轨(39),在所述滑块(36)的带动下,所述拨杆(20)能够在所述导轨(39)上移动,所述第二电机(38)驱动所述导轨(39)旋转,使得所述导轨(39)带动所述拨杆(20)旋转。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开关(100)还包括安装轴(50),所述多个切换单元(10)之所述调节板(12)均转动连接至所述安装轴(50),所述安装轴(50)上设多组定位结构(52),所述多组定位结构(52)沿着所述安装轴(50)的轴向分布,且与所述调节板(12)一一相对,以分别限制所述调节板(12)相对所述安装轴(50)的轴向移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定位结构(52)包括多个分布于同一圆周方向上的定位位置,所述调节板(12)相对所述安装轴(50)转动的过程中,所述调节板(12)分别与所述多个定位位置的配合能够实现所述输入端光纤准直器(14)分别与所述多个输出端光纤准直器(16)对准。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定位结构均设有环形限位槽(54),所述环形限位槽(54)用于与所述调节板(12)配合以限制所述调节板(12)的轴向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96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