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创体腔引流管固定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99520.1 | 申请日: | 2014-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7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陆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巍 |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腔 引流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外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无创体腔引流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体腔引流作为一种最常用的医疗措施,被广泛用于胸腹部脏器手术,特别是消化道病变的手术切除后,用于术后引流创面渗出液,用于观察和引流出血、渗出、感染甚至是消化道漏(包括胃漏、肠漏、胆漏、尿漏),用于小肠造瘘营养管等。有些病人虽然不是手术以后病人,但是因为治疗需要放置体腔引流管,包括气胸或胸水需要放置胸腔引流管,胆道梗阻需要放置经皮胆道穿刺引流,腹腔积液感染放置穿刺引流管等。这些病人所留置的引流管对于观察病情或者治疗非常关键,特别是那些术后出现积液感染、消化道漏、胆道梗阻感染等需要保守治疗的病人,可以说引流管甚至是病人的生命线。一旦放置成功理想的引流管后,需要确保引流管固定可靠,避免移位滑动。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引流管固定方法是通过皮肤缝线固定的方法,这样的固定方法在临床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那些需要较长时间留置引流管的病人,传统的这种方法给引流管的护理带来诸多不便,甚至给病人带来痛苦。主要问题是:
1、这种缝合线固定于皮肤的引流管固定方式不适合那些需要较长时间留置引流管的病人,但是,对于这些病人,目前暂时没有更好的固定方式。超过1周以后,缝线的切割皮肤作用就逐渐显现,而且缝线牢固性也逐渐降低,超过2周以后该缝线已基本上经无固定引流管作用,稍微受力就扯断或拉破皮肤固定。
2、由于引流管固定于皮肤,再日常活动中难免会牵拉引流管,此时会引起皮肤的剧痛,使引流管携带者十分痛苦。
3、通过缝线固定的引流管在临床需要移动引流管时,需要重新缝合固定,给患者带来痛苦。
4、有些患者的引流管可能会在其生命期终身携带,采用皮肤缝合固定的方法也需要定期重新缝合,痛苦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医用体腔引流管因缝合固定带来诸多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无创体腔引流管固定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无创体腔引流管固定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夹持部件、一固定部件和一连接部件,夹持部件用于夹持体腔引流管,固定部件用于将该固定部件固定于附近部位,连接部件用于将固定部件和夹持部件连接在一起。
较佳地,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内面为两个半环形夹持端和控制段,所述夹持部件通过所述夹持端夹持体腔引流管。
较佳地,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内面为环形夹持器,夹持器表面有开闭阀,体腔引流管通过所述开闭阀侧向进入所述环形夹持器。
较佳地,所述固定部件为一具有黏性涂层的单面胶贴,可以贴合固定的方式固定于人体皮肤。
较佳地,所述单面胶贴设有一穿透所述单面胶贴的绳带孔。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件为一连接杆,所述夹持部件设有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通孔。
较佳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通孔为过盈配合。
较佳地,所述连接杆设有外螺纹,所述通孔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通孔为螺纹连接。
较佳地,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两个螺帽,所述夹持部件夹设于两所述螺帽之间。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件为一连接线。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使用时不会产生相对位移,而且不会在引流管壁留下黏性物残留;由于夹持部件的夹持位置较小,对管壁无遮挡,方便医护人员查看引流管固定位置;粘贴部件可以根据周围的皮肤空间位置自由剪裁,因此,具有接触面积大、容易固定的优点;由于更换时不需要撕扯胶带或拆线,因此,本发明具有更换容易的优点;本发明也便于临床上对引流管位置进行调整重新固定;另外由于是通过很大的皮肤接触面固定引流管,当引流管遇到牵拉力时,不会产生类似于皮肤缝合线固定皮肤那种用于牵拉皮肤某个作用点那种剧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夹持部件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夹持部件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固定部件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固定部件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固定部件的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固定部件的第四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巍,未经陆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9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