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复合膜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99505.7 申请日: 2014-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5497969A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发明(设计)人: 胡金莲;谭淋;韩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 理大产学研基地(深圳)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L15/32 分类号: A61L15/32;A61L15/26;A61L15/44
代理公司: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9 代理人: 王志明;姚立人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层 复合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高分子膜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作为医用伤口敷料使用复合膜。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的敷料大多处于中、低端水平,国际议价定价能力低。目前高端的新型医用敷料超过300个品种,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高端湿性敷料(主要包括泡沫、水胶体、透明膜、水凝胶、海藻素、水化纤维),抗菌敷料(主要包括银系、锌系、碘系、天然产物添加系、抗菌高分子系、抗生素系),真空闭合伤口治疗VAC以及纳米纤维敷料。然而,目前全球高端生物医用敷料市场主要被欧洲以及美国的30多家企业所占据(欧洲占41%,北美占39%),如3M,AcryMed,Inc.,Coloplast,KendallHealthcare,KineticConcepts,Smith&Nephew,Carrington等,这些公司产品基本遍布于中国市场,且价格昂贵。而对于国内企业,如深圳奥美医疗、稳健医疗、绍兴振德医用敷料等企业,其主要产品仍是传统敷料。目前,成长期相对较短的高端敷料:纳米纤维敷料,已经开始受到国内外相关研究者以及企业家的广泛关注。然而,国外已经开始纳米纤维产业化、规模化,并将其用于生产高端的创伤护理、皮肤再生并具有定向药物释放功能的生物医用敷料。且出现主要基于胶原蛋白类的相关市场产品(如IntegraTM,NanacellTM,Apligraf?等),而我国还没有自主研发的纳米纤维类伤口敷料。

纳米纤维由于其具备类似细胞外基质的结构与组分,其纤维组分可设计,尺寸与孔隙率可控。此外在纳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人为添加伤口修复所需因子,如抗菌因子、生长因子等,从而得到可促进伤口修复的功能性纳米纤维。根据目前关于纳米敷料基础研究报道,天然的蛋白高分子(如胶原蛋白、明胶等)以及多糖高分子(如藻酸盐、纤维素等)相对合成高分子更备受青睐,然而对于部分研究者为增强其机械强度、可纺性能或阻水性能等,部分合成高分子(如聚氨酯、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等)也常常被采用。Lin等选用共纺胶原蛋白与玉米蛋白,并在电纺溶液中添加具备抗菌性的小檗碱药物,通过尝试在动物模型上的研究,表明胶原蛋白/玉米蛋白纳米纤维膜有助于伤口的修复(LinJ,etal.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2012,4(2):1050-1057.);Liu等利用溶液喷吹的方式获得壳聚糖/聚乙烯醇的凝胶纤维膜,该凝胶纤维膜在吸液性以及在抗菌性表现突出,有助于伤口渗出液的吸附并促进伤口修复(LiuR,etal.Carbohydratepolymers,2014,101:1116-1121);同样基于壳聚糖/聚乙烯醇体系,Abdelgawad等添加纳米银离子于体系中,并通过戊二醛交联而得到一种可适用的抗菌敷料(AbdelgawadAM,etal.Carbohydratepolymers,2014,100:166-178.);Unnithan等通过静电纺丝技术获得聚氨酯-纤维素-玉米蛋白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在制备过程中,添加硫酸链霉素作为抗菌因子,最终获得的复合纳米纤维具有很好的抗菌性以及阻水性能,且相对于纯聚氨酯纳米纤维膜,复合膜具有更好的止血性能(UnnithanAR.etal.Carbohydratepolymers,2014,102:884-892.)。基于以上研究分析,同时结合目前市场需求与发展,纳米纤维敷料定将是未来敷料发展的重点方向。此外,优良抗菌性能属于纳米纤维敷料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然而,对于现有报道或生产的纳米纤维膜当被用于伤口敷料时,也往往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功能较为局限或单一,功能之间不能互补或同时存在。如抗菌性与细胞毒性之间的矛盾;吸液率与阻水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因此,通过材料与制备方式的选取,以及结构上的设计,发明具有多功能的敷料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多层复合膜敷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层复合膜敷料,包括明胶层和聚氨酯层,所述明胶膜层和/或聚氨酯膜层为纳米纤维材料,所述聚氨酯膜层包含抗菌组分。

优选的,所述明胶膜层和聚氨酯膜层都为纳米纤维材料。

所述明胶膜层的明胶的分子量为1000~50000,Bloom值为100~300。

所述聚氨酯膜层的聚氨酯的分子量为50000~300000,其膜水接触角大于130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大产学研基地(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理大产学研基地(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9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