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杜仲精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99418.1 | 申请日: | 2014-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4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铭强;苏印泉;张强;王丽;孙润仓;王俊淇;尉芹;邹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46 | 分类号: | A61K36/46;A23L33/105;A23K10/30;A23K20/00;A23L3/34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杜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杜仲精粉及其制备方法,该杜仲精粉包括以下成分:总糖含量≥15%,绿原酸含量≥5%,总黄酮含量≥15%,京尼平苷酸含量≥1.8%,桃叶珊瑚甙含量≥0.8%,水分≤6.0%,以及B、Ca、Cu、Mg、Mn、P、Se、Zn、Na、K、Fe等微量元素。本发明利用杜仲叶和杜仲皮高效提取杜仲精粉,引入膜技术进行分离、浓缩、脱色等工序,既省工省时又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得率,提取过程温度低,避免了高温加热对有效成分的破坏。另外,通过本发明提取出的杜仲精粉,无二次不溶于水的现象。杜仲精粉属于天然保健品制剂,安全无毒,适用于医药、保健品及食品抗氧化剂等行业。提取杜仲精粉后的提取物残渣可继续提取杜仲胶,有效提高了杜仲高值化利用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杜仲皮及叶片中提取的杜仲精粉,可作为医药保健品和饲料添加剂,还涉及该杜仲精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为我国特有的名贵木本药用植物,被称为“活化石植物”,也是仅存于我国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主要位于甘、陕、晋、豫、湘、鄂、川、滇、黔、桂、赣、闽等省、自治区的平原到海拔1690米的丘陵和山地,自然中心在中国中部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杜仲生产热潮的推动下,各地把杜仲开发作为调整林业树种结构的重要举措,杜仲的栽培面积急剧扩大,目前我国杜仲的栽培面积已发展到35万公顷,占世界杜仲总量的99%以上。传统的杜仲利用方式是以皮入药,谓其“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杜仲叶因其化学成分、药效与杜仲皮相似而可以代皮入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胡秀英认为,杜仲是世界上最高质量的天然降压药物;日本高桥周七教授对杜仲研究认为:杜仲能补五脏六腑,而人参只能补五脏,不能补六腑。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杜仲的医疗保健作用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证实杜仲具有强筋健骨、降血压、抗癌防癌、抗衰老和愈伤、抗应激、利尿等作用。
传统杜仲提取物提取过程中,大量的液体提取完后,采用常压浓缩、减压浓缩、薄膜浓缩等方式,蒸发大量水分。常压浓缩是在一个大气压下的蒸发浓缩,耗时较长,易导致某些成分破坏,适用于对热较稳定的药液浓缩,常用的设备为敞口倾倒式夹层蒸汽锅,浓缩过程中应加强搅拌,避免表面结膜。若提取液含有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则可采用常压蒸馏装置回收。减压浓缩是在降低蒸发器内的压力,在低于1个大气压下进行的蒸发浓缩。特点是:①溶液的沸点降低;②传热温度差增大,提高了蒸发效率;③能不断地排除溶剂蒸汽,有利于蒸发顺利进行;④沸点降低,可利用低压蒸汽或废气作加热源;⑤耗能大,因维持真空和由于沸点的降低,黏度增大,传热系数降低,增加了耗能。适用于含热敏性成分药液的浓缩;也可用于回收溶剂,但应注意因真空度过大或冷凝不充分造成乙醇等有机溶剂的损失。薄膜浓缩系指药液在快速流经加热面时,形成薄膜并且因剧烈沸腾产生大量的泡沫,达到增加蒸发面积,显著提高蒸发效率的浓缩方法。其特点是:①浸提液的浓缩速度快,受热时间短;②不受液体静压和过热影响,成分不易被破坏;③可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连续操作;④溶剂可回收重复使用。各种薄膜浓缩器均适用于热敏性药液的浓缩和溶剂的回收,但由于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与适用性。多效浓缩可节省能源,提高蒸发效率,按药液加入方式的不同,把三效蒸发分为四种流程。①顺流加料法。②逆流加料法。③平流加料法。④错流加料法。特点是:①真空度过大或过小,均影响浓缩效率。②浓缩至一定程度时,料液极易产生泡沫,出现跑料。③效加热器蒸汽压力应保持在设计范围内,若其压力明显升高,可能是收膏时膏料在管壁结垢而影响传热,应打开加热器清除垢层。不同的浓缩方式均体现出不同的优缺点,但是他们总体的特点是杜仲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耗能高、活性成分易损耗,这样不仅降低了杜仲活性成分的富集,增加了杜仲活性成分提取过程中的成本,同时也妨碍了人体对于杜仲活性成分的有效吸收。因此如何优化传统几十年不变的杜仲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低温快速,最大程度保存有效成分的技术亟待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9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