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9151.6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1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小田岛慎;正田优树;高木正明;殿贝佳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6B1/04 | 分类号: | B06B1/04;H02K3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致动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致动器,其能够相对于驱动信号的输入可靠地开始振动。振动致动器(6A)具有:可动部件(16),其具有磁铁(17),并呈直线状往复移动;第一线圈部(26)和第二线圈部(27),所述第一线圈部(26)和第二线圈部(27)以包围磁铁(17)的方式配置;机壳(8),其具有在可动部件(16)的移动方向上对置的底部(9c)和盖部(11),并容纳可动部件(16)以及第一线圈部(26)和第二线圈部(27);以及板状磁体(29),其配置于机壳(8)的底部(9c),并通过与磁铁(17)之间产生磁吸引力从而将可动部件(16)吸引到底部(9c)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可动部件的撞击来产生振动的振动致动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该领域的技术,存在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用于手机等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振动器。在该振动器中,在卷绕了线圈的筒体的内部容纳具有永久磁铁的振动部件。振动部件沿着筒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并撞击配置在筒体的两端部的撞击部件从而产生振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47227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振动器中,当线圈处于未通电状态时,振动部件能够在筒体的内部自由地移动。因此,根据驱动开始时的振动部件的位置与振动部件的移动方向的关系,也有可能出现在驱动信号所具有的最初的信号成分下振动部件不移动从而不产生振动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相对于驱动信号的输入可靠地开始振动的振动致动器。
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可动部件,其具有磁铁,并往复移动;线圈,其以包围磁铁的方式配置;机壳,其具有在可动部件的移动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壁部,并容纳可动部件和线圈;磁体,其配置在一对壁部的任意一侧,并通过与磁铁之间产生磁吸引力,将可动部件吸引到壁部的一侧。
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的机壳具有一对壁部,在一侧的壁部上配置有磁体。通过在该磁体与磁铁之间产生磁吸引力,从而可动部件被吸引到配置了磁体的壁部侧。因此,在线圈处于未通电状态时,即使振动致动器的姿势发生变化,可动部件的位置也总是维持在配置了磁体的壁部侧,从而保持了驱动开始时的可动部件的位置与可动部件的移动方向的关系。因此,能够通过驱动信号所具有的最初的信号成分使可动部件可靠地移动,并相对于驱动信号的输入可靠地开始振动。
并且,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磁体配置于壁部的非对置部分,该非对置部分是指壁部的与可动部件的在可动部件的移动方向上的端面对置的对置部分以外的部分。作用于磁铁的磁吸引力的大小能够通过磁铁与磁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而且,作用于磁铁与磁体之间的磁吸引力具有减小驱动力的成分。通过该结构,因为磁铁与磁体间的距离变大从而作用于可动部件的磁吸引力的大小减小,因此能够抑制作用于可动部件的驱动力下降。
并且,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对线圈输入使可动部件从配置了磁体的一侧的壁部向另一侧的壁部移动的驱动信号。通过对线圈输入这样的驱动信号,能够相对于驱动信号的输入进一步可靠地开始振动。
通过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能够相对于驱动信号的输入可靠地开始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所涉及的振动致动器的信息终端处理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振动致动器的剖视立体图。
图3是沿图2的Ⅲ-Ⅲ线的振动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沿图3的Ⅳ-Ⅳ线的振动致动器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驱动脉冲信号的波形和传递至触摸面板的振动波形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振动致动器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9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电厂用对辊式煤与煤矸石初级分拣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栓螺母涂装防腐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