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8653.7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5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方刚;李莉;杨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29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盆腔 淤血 综合征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盆腔瘀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PCS)是一种慢性盆腔静脉瘀血所引起的特殊病证,其临床特点为慢性下腹痛,低位腰痛,极度疲劳感,性感不快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是妇科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妇科的疑难病症之一。西医认为,本病与早婚、早育、多产、难产、输卵管结扎术、子宫后位、习惯性便秘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等有关,任何使盆腔静脉血流出不畅或受阻的因素,均可导致盆腔静脉瘀血而导致本病发生。盆腔静脉的迂曲扩张、充血及病变部位的瘀血性水肿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根据病因注意休息及体位调节,避免长期站立和睡眠仰卧位;适当的体育锻炼。药物治疗有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但药物治疗只是暂时性的所有患者几乎在停药以后均复发,因此只能作为进一步治疗前的权宜之计或是用作急性发作的控制。手术治疗有圆韧带悬吊术及底韧带缩短术、阔韧带筋膜修补术、卵巢静脉高位结扎术和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等。其中圆韧带悬吊术及底韧带缩短术、阔韧带筋膜修补术、卵巢静脉高位结扎术均为保守性手术治疗,可改善盆腔血循环,但效果不理想,易复发。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为根治性手术,对于治疗本病效果较好,但存在手术风险大,治疗费用较高,且以牺牲生殖器官为代价,不适用于生育要求的妇女。
中医古籍无此病名,有关该病的论述散见于“下腹痛”、“小户嫁痛”、“妇人腹中诸疾痛”等记载中。随着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发展,现代中医认为本病病机的关键在于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淤血是疼痛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故凡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均可使血行不畅造成凝滞。在目前西医治疗无明显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中医药治疗由于强调辩证施治,其治疗优势已逐渐显示出来。经过多年观察,认为此病的发生与肝脾功能失常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为湿瘀互结胞络,不通则痛。盖肝藏血而主疏泄,体阴而用阳,为冲脉所系,妇女经、孕、产、乳以血为用,血常不足,气常有余,加上妇女生理、个性特点,易为情志所伤而致肝疏泄失常,气机不利,血行不畅而致瘀。木旺乘土,则脾失冲和,运化失职,使水湿内停,湿瘀相搏,结于胞宫、胞脉而成为此病发病的内因。由于妇女胞宫位居下焦阴湿之地,南方气候温暖多湿,经行、产后胞脉空虚,若起居不慎或药物、人流、手术损伤,或阴道用具不洁,湿浊之邪易乘虚而入,与血相搏结,阻滞经络,内外因合致,湿瘀互结胞宫、胞络而发生此病。由于湿性重浊粘腻,故病情缠绵难愈。
根据此病发生的机理,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对盆腔淤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方中重用丹参、白芍和营养阴,敛肝止痛;土人参、川芎养血活血,调舒肝脉;扶芳藤、茯苓、薏苡仁健脾益气、渗湿和中,且甘淡平和,利湿而不伤阴;九龙藤既能化瘀又能利湿;苏木祛瘀通经;延胡索、香附疏肝理气,行血止痛;炙甘草调和诸药,柔肝缓急。全方共奏调和肝脾、化瘀利湿、缓急止痛之功,恰合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病机,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其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丹参3~5份、白芍3~5份、扶芳藤3~4份、茯苓3~4份、薏苡仁3~4份、九龙藤2~3份、土人参2~3份、延胡索2~3份、川芎2~3份、苏木1~2份、香附1~2份、炙甘草1~2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所包括原料的特性:
丹参:药用: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根及根茎;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功效:活血祛瘀、凉血清心、养血安神;主治: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
白芍:药用: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性凉,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收汗;主治: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
扶芳藤:药用:卫矛科植物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的茎叶;性味:辛,平;功效:补虚、舒筋脉、止出血、散瘀血;主治:跌打损伤、咯血、血崩、月经不调、创伤出血、气血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8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慢性消化不良的药物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电源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