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胶辊用混炼硅橡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8311.5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2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传金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9/00;C08L23/06;C08K13/04;C08K7/14;C08K7/06;C08K3/16;C08K3/26;C08K3/34;C08K3/08;C08K3/3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22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胶辊用 混炼 硅橡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胶辊用混炼硅橡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橡胶(英文名称Silicone rubber),分热硫化型(高温硫化硅胶HTV)、室温硫化型(RTV),其中室温硫化型又分缩聚反应型和加成反应型。高温硅橡胶主要用于制造各种硅橡胶制品,而室温硅橡胶则主要是作为粘接剂、灌封材料或模具使用。热硫化型用量最大,热硫化型又分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其他还有睛硅橡胶、氟硅橡胶等。在众多的合成橡胶中,硅橡胶是在其中的佼佼者。它具有无味无毒,不怕高温和抵御严寒的特点,在三百摄氏度和零下九十摄氏度时“泰然自若”、“面不改色”,仍不失原有的强度和弹性。硅橡胶还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耐氧抗老化性、耐光抗老化性以及防霉性、化学稳定性等。由于具有了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得硅橡胶在现代医学中广泛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工业胶辊用混炼硅橡胶制备的成品使用寿命较短,物理及化学性能并不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物理、化学性能良好、制备简单的工业胶辊用混炼硅橡胶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工业胶辊用混炼硅橡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80-100份、聚甲基乙烯基硅倍半氧烷球形微粉80-100份、白油膏0.5-5份、玉米蛋白粉0.5-2份、三氯化钛0.5-1份、碳酸钙0.3-0.6份、聚丙烯酸钠1-1.5份、阻燃剂1-2份、玻璃纤维棉0.5-2份、三乙醇胺硼酸酯0.1-0.8份、碳化硅微粉4-6份、铝粉2-4份、硼纤维1-3份、二氧化硅(粉末)2-4份、线性聚乙烯2-4份、镁粉0.5-1份、粘土4-6份、消泡剂4-6份、红丹0.5-1份;
上述各组分的较佳重量份数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90份、聚甲基乙烯基硅倍半氧烷球形微粉90份、白油膏3份、玉米蛋白粉1份、三氯化钛0.8份、碳酸钙0.4份、聚丙烯酸钠1份、阻燃剂1.5份、玻璃纤维棉1份、三乙醇胺硼酸酯0.5份、碳化硅微粉5份、铝粉3份、硼纤维2份、二氧化硅(粉末)3份、线性聚乙烯3份、镁粉0.8份、粘土5份、消泡剂5份、红丹0.6份。
所述消泡剂是由纳米硼纤维5份、硬脂酸钙4份、氯化叔戊烷4份、生物碱3份、稀土氧化物3份、石墨烯3份、纳米碳化硅0.2份、儿茶素0.5份、抑菌剂1份及叔丁醇10份。本消泡剂不仅消泡快、抑制性能好、不影响起泡体系的基本性质,而且扩散性、渗透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无腐蚀、无毒、无不良副作用,安全性高。
所述聚甲基乙烯基硅倍半氧烷球形微粉的平均粒径为1um,乙烯基占全部有机质量为0.5%。
所述聚甲基乙烯基硅倍半氧烷球形微粉由乙烯基三甲基硅烷在碱金属氢氧化物或氨的水溶液中共水解缩聚后,经水洗、干燥、粉碎制得。
所述工业胶辊用混炼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中加入聚甲基乙烯基硅倍半氧烷球形微粉,在双辊机上混炼均匀;
2)再加白油膏、玉米蛋白粉、三氯化钛、碳酸钙、聚丙烯酸钠、阻燃胶、玻璃纤维棉、三乙醇胺硼酸酯、碳化硅微粉、铝粉、硼纤维、二氧化硅、线性聚乙烯、镁粉、粘土及红丹,于140-170℃环境下热处理3小时,配成胶料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混炼硅橡胶中添加聚甲乙烯基硅倍半氧烷球形微粉,硫化后的胶辊表面无粘附性、摩擦系数低,并有非常好的机械性能及回弹性,适合制成各种工业用胶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工业胶辊用混炼硅橡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90份、聚甲基乙烯基硅倍半氧烷球形微粉90份、白油膏3份、玉米蛋白粉1份、三氯化钛0.8份、碳酸钙0.4份、聚丙烯酸钠1份、阻燃剂1.5份、玻璃纤维棉1份、三乙醇胺硼酸酯0.5份、碳化硅微粉5份、铝粉3份、硼纤维2份、二氧化硅(粉末)3份、线性聚乙烯3份、镁粉0.8份、粘土5份、消泡剂5份、红丹0.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传金,未经陈传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8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