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鸭饲料添加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8265.9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7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可池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饲料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鸭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目前鸭饲料基本已经能达到鸭生长的营养需求,但是其口感通常不能引起鸭极大的食欲,为了提高其口感,业内人士通常在饲料中加入了化工香料或根据人类自身的喜好所判断的鸭应该喜好的食物,而经过实验测试,这些香料或人们自以为鸭会喜好的食物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无法激起鸭极大的食欲,而且化工香料会残留于鸭肉中,长期食用会影响人类健康。同时,为了促进鸭的生长和产蛋,鸭饲料中通常还加入了人工合成的促生长剂以及防止消化道疾病的抗生素,这些成分使得鸭肉品质变得粗老,缺少风味,适口性差,而且这些化工成分同样会残留于鸭肉内,人类食用后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鸭饲料添加剂,适合鸭味觉需求、能引起鸭极大的食欲,有效促进鸭快速生长,肉质好、产蛋率高,肉蛋营养丰富且口感好,相较于未添加本发明添加剂的饲料喂养的鸭,无论是肉质还是蛋质,都更加原生态,食用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鸭饲料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茶皂甙30-70%、竹黄酮30-70%,两者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添加于鸭饲料中,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3-5%。其中茶皂甙从油茶籽粕中提取,竹黄酮从竹汁中提取(参考CN103549611A竹原纤维生产过程中废水的再利用方法)。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使用该添加剂喂食的鸭饲料转化率高、生长快速、营养均衡、产蛋率高、鸭肉和鸭蛋营养丰富、口感好、不含激素和抗生素、食用安全。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茶皂甙(Tea Saponin)是一类含有结构糖与结构酸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 C57H90O26,其在山茶科(Theacease)山茶属(Camellia)各种植物中含量极其丰富,如油茶(Camellia oieifera)、茶(C.sinensis)、茶梅(C.sasanqua)、尖叶山茶(C.cuspidated)等。茶皂甙是一种纯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的分子中有亲水性的糖体和疏水性的配基团。因此,具有乳化、分散、润湿、去污、发泡、稳泡等多种表面活性,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日用化工、食品、建材等领域,且具有溶血作用、鱼毒活性,可替代抗生素,尤其是提取自山茶籽粕中的茶皂甙,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鸭食用吸收并转化后,其免疫能力得到显著的增强,本发明首次将茶皂甙和竹黄酮复配,并作为鸭饲料的添加剂,替代现有的鸭饲料添加剂中的抗生素和激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鸭饲料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茶皂甙50%、竹黄酮50%,添加于鸭饲料中,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3%。
添加本发明添加剂饲养的鸭与添加市售添加剂饲养的鸭相比,食欲大大加强,提高进食量的同时,消化吸收能力也随之提高,体重及骨骼生长均明显提高,肉质大幅度改善,鸭食用4个月后,鸭肉的瘦肉部分肉丝细腻嫩滑,可作为涮火锅时的涮肉使用,口感较普通鸭肉柔软细腻且带淡淡的清香味。而鸭油比例明显减小,且与瘦肉的混合更均匀,鸭后背处呈现多复合层式肥瘦相间的层结构,口感更好,胆固醇更低,有益食用者身体健康。饲料转化率提高30-50%、产蛋率提高10-20%,料蛋比为1.8-20,产蛋高峰时期长达8-10个月/年,鸭肉和鸭蛋中检测不到抗生素和激素等有毒有害物质,营养结构与野生鸭蛋相仿,蛋壳颜色更深,提高了鸭蛋的商品性。可见,本发明的鸭饲料添加剂是一种无公害的绿色添加剂。
实施例2
一种鸭饲料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茶皂甙30%、竹黄酮70%,添加于鸭饲料中,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5%。
实施例3
一种鸭饲料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茶皂甙70%、竹黄酮30%,添加于鸭饲料中,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可池;,未经张可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82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