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条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5714.4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7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平;朱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长盛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33/40;C10M137/14;C10N30/06;C10N30/02;C10N30/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条 润滑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条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0%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润滑油添加剂概念是加入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以使润滑剂得到某种新的特性或改善润滑剂中已有的一些特性。添加剂按功能分主要有抗氧化剂和金属减活剂、极压抗磨剂、摩擦改善剂(又名油性剂)、清净分散剂、泡沫抑制剂、防锈剂、抗氧防腐剂、流点改善剂、粘度指数增进剂、抗乳剂等类型。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以及生物基础油三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和生物油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这两种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润滑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年修订了中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生物基础油(植物油)正越来越受欢迎,它可以生物降解而迅速的降低环境污染。由于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工业企业都在寻求减少对环境污染的措施,而这种”天然”润滑油正拥有这个特点,虽然植物油成本高,但所增加的费用足以抵消使用其它矿物油、合成润滑油所带来的环境治理费用。
申请号为93117166.0、发明名称为“一种链条专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植物油、乙醇、油化石墨、二硫化钨等制备而成的润滑油,但是该润滑油的流动性较差。
申请号为200610043475.4、发明名称为“用植物油制备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用植物油制备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首先将植物油甲酯化,然后与多元醇进行酯交换,得到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线路短、产量高;但是该润滑油的流动性较差,而且其粘度不高,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链条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所得链条润滑油粘度低、流动性能好。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链条润滑油,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矿物油100~200份、石墨10~80份、凡士林40~60份、N-(2,6-二氧代-3-哌啶基)-邻苯二甲酰亚胺20~100份、2,3,5-三氯苯甲酸40~60份、1-(4-氯苯甲酰基)-5-甲氧基-2-甲基-1H-吲哚-3-乙酸70~150份、磷酸氢二钾120~130份、硫酸铵40~60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0~90份、抗磨剂60~100份、抗氧化剂20~40份、植物油20~30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链条润滑油,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矿物油100~150份、石墨10~60份、凡士林40~50份、N-(2,6-二氧代-3-哌啶基)-邻苯二甲酰亚胺20~80份、2,3,5-三氯苯甲酸40~50份、1-(4-氯苯甲酰基)-5-甲氧基-2-甲基-1H-吲哚-3-乙酸70~100份、磷酸氢二钾120~125份、硫酸铵40~50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0~80份、抗磨剂60~80份、抗氧化剂20~30份、植物油20~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长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长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57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白补水化妆品
- 下一篇:一种亲油疏水性覆膜支撑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