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密铜带轧制乳化油、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95013.0 | 申请日: | 2014-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2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东;张旭;李谨;王士庭;杨兰;李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77/00;C10N40/24;C10N30/06;C10N30/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张惠明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轧制 乳化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铜带轧制乳化油、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精密铜板带是由精密铜带轧制设备和工艺生产的具有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铜板带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子工业、建筑及运输、机械、仪表、轻工、日用品及军工等领域。随着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和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市场对铜板带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各大重要铜板带加工企业不断通过设备和技术的升级换代,将主要产品转向高精密铜板带。市场对于铜板带性能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高表面质量、高性能、高成品率等方面。另外,随着铜板带加工市场的利润率逐年降低,厂家对于生产成本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这就对精密铜板带的生产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精密铜板带冷轧润滑以轧制油为主,轧制乳化液的应用较少,主要是乳化液存在乳化液润滑和稳定性差、表面质量差,退火清洗后有残留、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未来发展的主题,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的润滑油已经从油基向水基和全合成方向发展。因此发明一种极压润滑性能好、抗铜片腐蚀性能好,退火清净性优良、使用寿命长、生物降解性好、综合成本低的精密铜带轧制乳化油是市场发展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极压性能和润滑性能好,抗铜腐蚀性能和退火清净性优异,轧制产品的表面光洁度高,产品使用简单、无毒无刺激、使用寿命长、生物降解性好的精密铜板带轧制乳化油。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所述精密铜板带轧制乳化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所述精密铜板带轧制乳化油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精密铜带轧制乳化油,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60~80份HVI 150;5~20份新戊二醇油酸酯;1~5份妥尔油酸;1~3份三乙醇胺;3~8份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1~5份磷酸酯胺盐;0.05~0.5份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0.1~0.5份硫代氨基甲酸酯和甲基苯三唑衍生物;0.05~0.2份有机硅氧烷;0.5~2份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及其衍生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HVI 150用量为65~75份;新戊二醇油酸酯用量为10~15份;妥尔油酸2~4份;三乙醇胺1.5~2.5份;壬基酚类聚氧乙烯醚4~6份;磷酸酯胺盐2~4份;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0.1~0.4份;硫代氨基甲酸酯和甲基苯三唑衍生物0.2~0.4份;有机硅氧烷0.08~0.15份;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及其衍生物0.8~1.5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二,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精密铜带轧制乳化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HVI 150、妥尔油酸和三乙醇胺加入转速为80~120转/分的反应釜中,边搅拌边加热至40~60℃,保持0.5~3小时,取出备用;
b)将新戊二醇油酸酯、磷酸酯胺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硫代氨基甲酸酯和甲基苯三唑衍生物依次加入,边搅拌边加热至60~75℃,保持恒温搅拌10~60分钟后,搅拌降温至35~45℃后,加入第一步所制得的混合物、有机硅氧烷和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及其衍生物,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便配制成所述精密铜带轧制乳化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三,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精密铜带轧制乳化油用于精密铜板带轧制工艺过程的润滑与冷却。
本发明的乳化油可根据不同铜板带加工的具体工艺情况,用去离子水稀释为体积浓度为2~8%的乳化液,即可得到用于各种精密铜板带轧制工艺所需的乳化液。
本发明乳化油用去离子水稀释为体积浓度为2~8%的乳化液,可用于各种精密铜合金板带的冷轧加工过程的润滑和冷却,极压性能和润滑性能好,抗铜腐蚀性能和退火清净性优异,轧制产品的表面光洁度高,产品使用简单、无毒无刺激、使用寿命长、生物降解性好,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施例配方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5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