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观尺度零件加工误差预测以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4301.4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8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焦黎;王西彬;余璐云;谭方浩;高守峰;刘志兵;梁志强;解丽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度 零件 加工 误差 预测 以及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介观尺度零件加工误差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针对待预测的介观尺度零件进行特征分析,提取加工特征的加工精度要求,并根据该加工精度要求确定关键零件特征KPC;
步骤2、获取所述待预测的介观尺度零件加工的多工位加工制造过程中每一道工序中的刀具信息、机床信息、装夹信息以及切削参数信息;
步骤3、对于第k道工序,其包括l个特征面的加工过程;根据装夹信息预测夹具误差根据机床信息确定切削时的刀具跳动、颤振状态,结合刀具信息及切削参数信息预测铣削力,并计算因铣削力作用引起的刀具变形量和工件变形量同时计算得到第k道工序中刀具误差传递矩阵以及第k道工序中工件误差传递矩阵
则刀具变形误差
工件变形误差
步骤4、根据待预测的介观尺度零件的多工位加工制造过程,建立动态工序流误差传递状态空间模型:
其中x(*)为第*道工序中产生的工件表面加工特征制造误差,为第k道工序中重定位误差传递矩阵,为第k道工序中基准误差传递矩阵,为第k道工序中夹具误差传递矩阵,为第k道工序中计算误差传递矩阵,为第k道工序中计算所有新生成特征的误差传递矩阵,和均在多工位加工制造过程中计算获得;x(k-1)表示第k-1道工序中产生的工件表面加工特征制造误差,A(k)为x(k-1)在第k道工序中的动态工序流传递矩阵,表示第k道工序中的夹具误差,为第k道工序中的动态工序流传递矩阵表示与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刀具变形误差和工件变形误差,
步骤5、将所述动态工序流误差传递状态空间模型进行线性化,获得第k道工序的KPC的误差预测结果q(k):
式中,为状态转移矩阵,且其中j=1,2,…,k-1,当j=k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43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准确检测工业氧化锌主含量的方法
- 下一篇:旋转粘度计低温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