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92960.4 | 申请日: | 2014-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8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清;姚立纲;黄绳跃;何炳蔚;陈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宇清;姚立纲;黄绳跃;何炳蔚;陈明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脑室 额角 穿刺 引导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主要涉及神经外科医疗器械,特别涉及颅脑外科的侧脑室额角穿刺手术。
背景技术:
侧脑室额角穿刺术在神经外科应用甚广,常用于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粘连、导水管梗阻等导致的侧脑室扩大,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时进行的紧急侧脑室放液减压,脑室炎、脑室内出血的穿刺引流,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等。侧脑室额角穿刺能否一次性成功,除了与侧脑室大小有关外,一是取决于颅骨穿刺点的定位,二是取决于穿刺的方向和角度。其穿刺点定位按常规方法为冠状缝中点前或发际后2~3cm,中线旁开2.5~3cm,但冠状缝中点及发际均因人而异,导致穿刺点难以准确定位。而由选定的穿刺点进行穿刺,在方向和角度上均需靠助手指引及术者想象,常常有左右或前后偏移,存在很大误差。此外,在穿刺过程中,患者的头位常不正,且被无菌单覆盖,术者难以观察到患者的双侧外耳道孔、眼睛等部位,这都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此引导装置及使用方法为手术的实施提供准确依据,且操作过程简单易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包括:
本发明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头皮或颅骨上起平面确定作用的空心缺口圆圈、起引导穿刺方向作用的空心缺口导管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条。
进一步的,上述的空心缺口导管垂直于空心缺口圆圈平面,当空心缺口圆圈定位在头皮或颅骨穿刺点所在平面上时,引流管沿着空心导管内壁进行穿刺,以保证其方向垂直于头皮或颅骨所在平面。
进一步的,上述的引导装置采用的穿刺点,位于患者眉心沿头颅矢状线向上9~11cm,中线旁开3~3.5cm的位置上,穿刺深度为5~6cm,此穿刺点是以眉心为基准确定。
进一步的,上述的空心缺口导管与空心缺口圆圈同心,二者利用连接条进行连接固定,同时保证空心缺口圆圈内部仍有足够空白空间,便于穿刺手术时的观察与跟踪。
进一步的,上述空心缺口导管和空心缺口圆圈的缺口均在同一侧,缺口略大于引流管外径,以便于引流管穿刺成功后,引导装置的移出。
进一步的,上述空心缺口圆圈外径为15mm,稍大于颅骨钻孔后所形成的骨孔直径,空心缺口导管长度为15mm,便于引导穿刺引流管。
进一步的,此引导装置可应用于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术和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分流管侧脑室额角穿刺置入,并根据不同的手术及引流管直径采用不同内径的空心缺口导管进行引导。
本发明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包括在头皮或颅骨上起平面确定作用的空心缺口圆圈、起引导穿刺方向作用的空心缺口导管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条;手术时,取患者眉心沿头颅矢状线上方10cm,,中线旁开3~3.5cm为穿刺点,以该点为中心,做平行于矢状线的头皮切口长约3cm,利用乳突撑开器撑开皮肤,暴露颅骨并钻孔,孔径约1cm,止血后十字形切开硬脑膜,将该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紧贴于骨孔所在平面,将引流管沿着空心导管内壁向颅内穿刺,穿刺深度为5cm,见脑脊液流出,即证实引流管已进入侧脑室额角,移出引导装置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应用本发明装置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实施过程简单易行,在穿刺点和穿刺方向的确定上方便准确,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且在穿刺路径上无明显大血管,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引导装置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简明易懂,下文特举其在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术中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为一种辅助侧脑室额角穿刺的引导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宇清;姚立纲;黄绳跃;何炳蔚;陈明武;,未经刘宇清;姚立纲;黄绳跃;何炳蔚;陈明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2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义齿颌面成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医疗用机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