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2145.8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8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金盛烨;李科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普瑞姆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B01J37/03;B01D53/56;B01D53/72;B01D5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赵秀斌 |
地址: | 225002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氧化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车辆尾气、燃煤等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导致空气中悬浮的细颗粒物浓度(PM 2.5)严重超标,居室和办公室的内部装修造成了空气中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有害物的累积,大量工业与民用废水的排放,造成了水体的污染,这些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通常状况下,上述有害气体的去除以物理吸附为主。物理吸附是依靠多孔物质(如活性炭、分子筛等)的孔结构进行物理吸附,但有些小分子、低沸点的物质在孔内容易逃逸,较难吸附在这些多孔物质上;同时,物理吸附材料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丧失吸附活性;且由于物理吸附只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一般不具有化学降解的功能,被吸附的分子会长期占据材料的吸附位点,从而使得吸附材料最终失去活性。
已有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光催化作用下,以纳米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半导体氧化物催化剂在降解这类污染物方面有良好的效果。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二次污染少、可以在常温常压下氧化分解结构稳定的有机物,并将其彻底氧化还原为二氧化碳和水的优点,且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毒的副产物,近年来已成为空气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之一。
使用纳米二氧化钛降解污染物时通常采用悬浮体系:将纳米二氧化钛超细粉末混入反应液中,在通气、搅拌,同时光照的条件下达到矿化有机物的目的。然而,这种方法回收催化剂非常困难。大量的研究发现,若将纳米二氧化钛固定在载体上,既可以提高光催化效率,又可分离回收光催化剂。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然而,这些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钛纳米层厚度不易控制,且干燥过程中,大量溶剂蒸发容易引起二氧化钛纳米层龟裂,客观上也限制着制备的二氧化钛纳米层的厚度,从而导致负载的二氧化钛活性大大降低。而且,这些方法工艺复杂,制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均匀、吸附活性高,工艺简单且制备成本低的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0,取钛前驱物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加热气化后通入含氧化铝颗粒的反应器中进行沉积,且反应器内温度为170—250℃;
S30,通入水蒸气至步骤S10沉积后的反应器中进行二次沉积,保持反应器内温度为170—250℃,直至形成二氧化钛纳米层,并附着在氧化铝颗粒上;
S50,将步骤S30制备得到的有二氧化钛纳米层附着的氧化铝颗粒在上述反应器内烘焙1—3小时,冷却至室温即得所述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0后还包括步骤S20,往步骤S10沉积后的反应器中持续通入隔离气体20—30分钟,以驱除残留的钛前驱物。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0后还包括步骤S40,往步骤S30二次沉积后的反应器中持续通入隔离气体20—30分钟,以驱除反应后残留的气体分子。
优选地,在进行步骤S50前,顺次进行步骤S10至S40,并循环10—30次,得到的所述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层厚度为5—30nm。
优选地,所述隔离气体为惰性气体或氮气。
优选地,所述钛前驱物为异丙氧基钛或钛酸丁酯。
优选地,步骤S10中所述混合溶液中钛前驱物和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6—10。
优选地,步骤S10中通入的气体流量为120—600ml/min,沉积时间为30—60分钟。
优选地,步骤S30中所述二次沉积时间为30—60分钟。
本发明提出的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高温反应器内钛前驱物的气化分子在氧化铝颗粒表面发生碰撞并进行附着,在通入水蒸气的情况下,钛前驱物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钛并负载于氧化铝颗粒上,烘焙后即制成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从而对甲醛、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进行吸附,并在常温常压下将其完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过程中,原料以气相形式存在,能充分进入氧化铝颗粒的各个孔隙,因此生成的沉积物(即二氧化钛)附着在氧化铝颗粒表面及内部,且负载均匀;生成物为固相,多余的副产品保留在气相排出,易于分离。并且,整个反应由不同的步骤完成,通过控制反应器内温度、气体通入时间、循环次数等操作参数方便实现对负载的二氧化钛纳米层厚度的控制,以实现对有害气体吸附降解的最佳性能,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普瑞姆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普瑞姆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2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架空线路防舞动相间间隔用预绞式子导线间隔棒
- 下一篇:一种智能母线插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