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烧成微晶玻璃复合板的砖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1523.0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1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培祺;朱丽萍;刘向阳;王燕玲;刘仁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禾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9 | 分类号: | C04B41/89;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杨晞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 烧成 玻璃 复合板 砖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烧成微晶玻璃复合板的砖坯。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复合板技术成熟应用以来,其工艺技术不断发展创新,产品也由于其具有通透的微晶熔块颗粒个性化的装饰效果,成为市场上的高档次装饰材料,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一次烧成的微晶玻璃复合板的砖坯自下而上包括坯体层和微晶玻璃熔块层,微晶玻璃熔块层一般是由微晶玻璃熔块颗粒组成,具体地,将陶瓷粉料经压制形成砖坯、然后在表面布料一层微晶玻璃熔块颗粒,形成微晶玻璃熔块层,得到砖坯。再将以上送入窑炉中进行烧制,输送进入窑炉时,会经过一个低负压的预热带,一些布料于最上层的细小微晶玻璃熔块颗粒由于质量较轻容易被吸走,致使表面层上有不少微晶玻璃熔块颗粒的缺失,砖坯烧制出来后平整度不高,而且有针孔或溶孔出现,十分影响微晶玻璃复合板的质量和美观性,合格的成品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合格成品率高且平整度高的一次烧成微晶玻璃复合板的砖坯。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烧成微晶玻璃复合板的砖坯,所述砖坯自下而上包括坯体层、底釉层和微晶玻璃熔块层,所述坯体层和所述底釉层之间还设置有憎水层,所述微晶玻璃熔块层是由微晶玻璃熔块颗粒和熔块颗粒粘结剂混合成的微晶熔块颗粒悬浮液施于底釉层表面而形成;
所述熔块颗粒粘结剂包括以下组分的质量分数:非离子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3.8-4.8%,凹凸棒石粘土1.8-2.4%,消泡剂0.6-1%,分散剂0.6-1.6%,余量为溶剂。
优选的,所述憎水层是在所述坯体层表面喷洒的一层憎水剂,所述憎水剂为改性聚乙烯醇憎水剂。
优选的,所述微晶玻璃熔块的颗粒大小为70-110目。
优选的,所述微晶熔块颗粒悬浮液采用淋釉方式施于底釉层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底釉层的膨胀收缩系数介于所述坯体层和所述微晶玻璃熔块熔融后形成的微晶玻璃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微晶熔块颗粒悬浮液的固含量不少于65%。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水、二乙二醇乙醚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聚醚型GPE消泡剂。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聚丙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坯体层上表面具有凹凸起伏纹路,纹路起伏高度为0.1-0.3mm。通过这样设计,能减少烧后产品在坯体的憎水层处开裂。
上述一次烧成微晶玻璃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坯体冲压成型:选择公知配方的坯体粉料和粒度≤200目的微粉层粉料分成布料后,冲压成素坯;
B、喷洒憎水剂:在坯体表面喷洒一层憎水剂;
C、施釉印花:对步骤B的素坯进行喷淋底釉,并可通过喷墨印花、滚筒印花、丝网印花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进行印花;
D、喷淋一层微晶玻璃熔块颗粒悬浮液:在步骤A的坯体表面喷淋一层微晶玻璃熔块颗粒悬浮液,所述微晶玻璃熔块颗粒悬浮液由微晶玻璃熔块和聚氨酯类粘结剂混合而成,所述聚氨酯类粘结剂按以下组分的质量分数来配比:非离子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3.8-4.8%,凹凸棒石粘土1.8-2.4%,消泡剂0.6-1%,分散剂0.6-1.6%,余量为溶剂;
E、烧成:送入窑炉中烧成,烧成温度为1150-1250℃;
F、抛磨加工:将烧成后冷却的制品经抛光磨边加工得到微晶玻璃复合板成品。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对所述素坯抛磨的步骤。抛磨后,砖坯的起伏高度为0.1-0.3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解决了熔块颗粒在进窑烧制时面对低负压的预热带容易被吸走的问题,避免砖表面出现大量的针孔和气泡等瑕疵,成品率高;2、使用的固定剂可在中性环境下使用,且不含金属离子,对熔块颗粒在烧结时产生的颜色效果不存在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坯体结构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烧成的微晶玻璃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坯体层1,憎水层2,底釉层3,微晶玻璃熔块颗粒悬浮液4,微晶玻璃层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禾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禾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15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组化充放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充电电池的充电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