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敏回血留置针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0499.9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9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卢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灵敏回血功能的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一种用于在一定时间内多次进行输液治疗的医疗器械。由于导 管柔软且有弹性,当导管留置于血管中时,导管会随着血管同步曲折,使得 导管留置的部位仍可自由动作,不会有穿刺静脉的危险。因此,相对普通的 头皮针,使用留置针输液更具有安全性,并且减少患者输液时的不适感。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留置针,在加工制作和使用性能方面都存在一些不 足之处。例如专利号为03250617.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一种可迅速看 见回血的静脉留置针,该留置针在穿刺针侧壁上设有侧孔,当医护人员对静 脉血管进行穿刺时,通过侧孔中的血液流出来判断穿刺针的针尖是否刺入血 管。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
该留置针结构如图6、图7所示,包括留置针102、留置针外管103、留 置针间隙104、留置针管座105、留置针封闭空间106。留置针102靠近针尖 的侧壁上有一个侧孔101。留置针穿刺前,先要将其内部空气全部排出。药液 进入留置针封闭空间106,驱使空气依次通过留置针封闭空间106、留置针间 隙104、侧孔101,从留置针102出排出,此时留置针内部充满药液。
留置针穿刺过程中血液的进入器械的路径基本上与以上空气排出路径相 反。针尖进入静脉血管后,依次通过留置针102、侧孔101、留置针间隙104, 最终进入透明的留置针管座105内的留置针封闭空间106,医护人员据此判断 穿刺针进入血管。
而对于目前的留置针,因为留置针的血液需要通过留置针间隙104进入 留置针封闭空间106内,所以对留置针102与留置针外管103的尺寸配合要 求很高,这也增加了留置针的制造成本。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有时候因穿 刺针与导管之间的留置针封闭空间106过于狭小,导致留置针在穿刺时血液 不易通过,以至很难观察到回血,而使得医护人员无法判断针尖是否刺入血 管内,致使穿刺操作失败,尤其对于小规格留置针,发生的概率更高。由于 留置针导管的截面尺寸是固定的,为了解决此问题,有些厂家采用外径更小 的穿刺针来增大穿刺针与导管的间隙,这样虽然解决了留置针穿刺时不易回 血的问题,但同时又带来了钢针过于柔软,穿刺时较难操作的缺点。因此, 现有留置针,特别是小规格留置针一直存在穿刺时不易回血,或者不易操作 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灵敏回血留置针,包括穿刺针头,与所述穿刺针头连接的 穿刺针管,与所述穿刺针管连接的针座,与所述针座连接、且内部设置有空 腔的导管座,套设在所述穿刺针管外部与所述导管座连接的导管;
所述导管座和所述导管均采用透光材料制作;
所述穿刺针管延伸至所述导管座空腔内部,插装在所述针座上,所述穿刺 针管的管壁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导管座空腔内,用于 使所述穿刺针管与所述导管座空腔连通;
所述导管与所述穿刺针管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所述间隙与所述导管座空腔 密封连通;
所述穿刺针管的管壁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导管与 所述穿刺针管之间的间隙内;
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使所述穿刺针管与所述间隙相通。
优选的,所述导管座空腔内部,靠近所述针座一侧设置有隔离塞;
所述隔离塞外壁与所述导管座空腔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穿刺针管插过所述 隔离塞与所述针座固定连接;所述隔离塞用于保证所述导管座空腔内部的密 封性。
优选的,所述针座与所述导管座采用胀接方式,或卡扣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管座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分叉管;
所述灵敏回血留置针还包括:用于输送药液的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与所述 分叉管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延长管连接的三通座,所述三通座用于外接药液。
优选的,所述延长管外侧壁设置有管夹;
所述管夹上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一端孔径大于所述延长管的直径, 所述条形孔的另一端孔径小于所述延长管的双壁厚。
优选的,所述针座外部设置有单翼针柄,所述单翼针柄的表面设置有多个 半圆状凸起。
优选的,所述隔离塞采用软体硅胶材料,或软体复合材料制作,或棉质材 料制作。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0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