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阻抗测量用电极转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9739.3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7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徐现红;戴涛;向飞;蒲洋;高松;卜力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澜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3 | 分类号: | A61B5/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益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阻抗 测量 转接 电极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生物阻抗测量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物阻抗测量用电极转接装置。该转接装置包括转接板和电极板,转接板包括转接板板体、均安装于所述转接板板体上的第一转接焊盘和电连接器;所述转接板板体包括由转接板板体底部两侧向外延伸而成的接触部和位于接触部间的一中空缺口;所述第一转接焊盘通过第一微带线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电极板硬连接,所述电极板包括电极板板体、位于所述转接板板体的中空缺口下方的呈“直线”或“矩形”排布的多个测量电极和通过第二微带线与所述测量电极一一对应的电性连接的第二转接焊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阻抗测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阻抗测量用电极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阻抗测量中,通常采用常规PCB板厚的情况下,测量电极分布方式限于呈“一”字型排列,也即直线型,以保证探头上的测量电极与激励采集电路前端的硬连接;而有时为了实现呈矩形排布及其他方式的测量电极与激励采集电路前端的硬连接,一般采用对PCB板加厚,但测量电极面的大小及测量电极间距均受到了较大局限。
为了避免测试对象的交叉感染,测量电极为一次性装置。测量电极与采集电路必须分离,且需要通过物理连接。现采用测量电极与激励采集电路前端的分离方式有两种:方式一为软导线连接,方式二为硬压接,通过结构件上的锁扣来进行锁紧操作。通过实际运用发现,采用软导线连接方式制作的可替换电极,每次制作时线间耦合值随机性大、杂散电容值无法确定,导致校准参数无法统一,很难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准确性;而硬压接方式通过测量电极与激励采集电路前端触点间压接,这种方式初期使用效果好,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锁扣的磨损,可能造成某一电极点的压接不紧密造成测试误差,而且要求测量电极的触点定位加工精度极高,否则可能因为位置偏差无法准确连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替换、连接稳定、一致性好,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以及测量准确的生物阻抗测量用转接板及其电极转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阻抗测量用转接板,包括转接板板体、安装于所述转接板板体上的第一转接焊盘和电连接器;所述转接板板体包括由转接板板体底部两侧向外延伸而成的接触部和位于接触部间的中空缺口;所述第一转接焊盘通过第一微带线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带线固定设置于所述转接板板体上,且相邻第一微带线间相互平行且其间距相等。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焊盘在所述接触部的两侧对称设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板体的形状呈倒“凹”字型,且开设有贯通转接板板体的过孔。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中空缺口上方,且固定设置于所述转接板板体一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接板的生物阻抗测量用电极转接装置,还包括电极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电极板硬连接,所述电极板包括电极板板体、位于所述转接板板体的中空缺口下方的呈“直线”或“矩形”排布的多个测量电极和通过第二微带线与所述测量电极一一对应的电性连接的第二转接焊盘。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测量电极和所述电极板板体上的多个第二转接焊盘共同呈对称结构。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接焊盘设置于所述电极板板体上且呈矩形或直线排布。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硬连接为第一转接焊盘与第二转接焊盘垂直压焊成一体。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澜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思澜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9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