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9450.1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6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庄幸蓉;廖述珀;许畯珽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F21V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更特别有关于一种具有增亮膜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现行的拉霸机(slot machine)显示器,为了要使得画面中连续滚动的图案更具立体感,可在显示器中设置一个实体的滚轮。藉由滚轮的转动,使得使用者在观看显示器时可感受到滚轮图案的转动是立体的,而不是显示在二维平面上的物体。
为了呈现出显示器内部实体的滚轮,通常显示器内部的背光模块对应滚轮的位置处是可透视的。亦即,当使用者在观看显示器时,滚轮转动的画面可直接透过背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等显示器内部的组件而呈现在使用者面前。为了让使用者看到转动中的滚轮,其中一个作法是将背光模块对应滚轮的位置处挖洞。然而,背光模块在挖洞后,在洞的边缘处可能会出现亮度较差的『灰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其包含显示面板、背光模块以及滚轮。背光模块相对显示面板设置,并包含透光区域、出光区域以及周围区域,其中周围区域介于透光区域与出光区域之间。透光区域包含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与包含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缘,且第一边缘连接第二边缘。背光模块包含第一增亮膜,且第一增亮膜包含多个第一微结构。此些第一微结构沿着第一方向排列,其中通过周围区域且没有与第一边缘相接的第一微结构的聚光效率,小于只通过该出光区域的该些第一微结构的聚光效率。滚轮相对透光区域设置,且显示面板与滚轮分别位于背光模块的相对两侧。
如此一来,藉由将背光模块中的增亮膜设计出局部聚光效率较小的结构,可避免出光区域与透光区域的边界出产生明显的明暗对比,进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灰区』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及其优点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参考如下:
图1绘示本揭示内容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爆炸图;
图2绘示图1的背光模块的立体图;
图3绘示2图的背光模块的正面局部放大图;
图4A与图4B分别绘示图1中的第一增亮膜与第二增亮膜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绘示图2中第一增亮膜沿着AA’线段的剖面图的第一具体态样;
图6绘示图5的第一增亮膜,沿着图2中的BB’线段的剖面图;
图7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二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5;
图8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三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5;
图9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四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5;
图10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五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5;
图11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六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6;
图12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七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6;
图13绘示第一增亮膜的剖面图的第八具体态样,其剖面位置同图6;
图14绘示本揭示内容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爆炸图;
图15绘示本揭示内容再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爆炸图。
10、20、30:显示器
110:显示面板
110a、120a:表面
120:背光模块
121:第一增亮膜
121a、121a’:第一微结构
122:第二增亮膜
122a:第二微结构
123:导光板
124:第一光源
125:第二光源
126:反射片
127:扩散片
130:滚轮
131:图案
140:控制单元
150、350:切换面板
R1:透光区域
R2:出光区域
R3:周围区域
L1:第一边缘
L1’、L2’:边界
L2:第二边缘
C1:第一中央段
B1:第一侧缘段
C2:第二中央段
B2:第二侧缘段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第三方向
1a:棱线
2a:第一斜面
2b:第二斜面
h1:高度
D1:间隔
P1:间距
T1:第一波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94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线材/管材无损探伤装置
- 下一篇:硅片表面金属元素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