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CC/DMAP催化合成(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489087.3 | 申请日: | 2014-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1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涛;段显英;李非非;王文新;韩福娇;付经国;杨贯羽;李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31/12 | 分类号: | C07C231/12;C07C233/47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dcc dmap 催化 合成 乙酰 氨基 肉桂 酸甲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尤其涉及由DCC/DMAP催化合成(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方法,属有机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不对称催化氢化领域中(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已被广泛用做标准底物,用于评价手性加氢催化剂、新手性配体、水溶性催化剂以及固载化手性催化剂。目前,该前手性底物市场上不能直接购得,必须自行开发制备,而且反应需要层析柱分离纯化,造成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研究上的困难。不对称催化氢化是目前合成手性化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非常适合将含有C=C、C=N、C=O双键的烯烃、亚胺、酮类前手性底物转化为手性中心含氢原子的产物,产物的光学纯度(ee)可达99%以上,具有很高的商业应用价值,特别适合大量合成各类光学纯的氨基酸类化合物。(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已有很多人研发,但是存在收率低,操作繁琐等缺点。
陈晓彬(湖北大学学报,2002年9月第24卷第3期,256-258页)利用苯甲醛和乙酰甘氨酸为原料在160 ℃回流反应1 h得到3-苯基丙烯酸吖内酯,再经过丙酮和水回流4 h得到(Z)-2-乙酰氨基肉桂酸,未涉及到(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的合成,而且总收率较低。
曾庆恒(博士论文“手性膦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采用苯甲醛和乙酰甘氨酸反应得到3-苯基丙烯酸吖内酯,然后直接和近4倍当量的甲醇回流反应,除去溶剂后得到粘稠状物质,必须经过层析柱分离,再经过重结晶得到(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收率为55.2%,工艺繁琐,不适于工业合成操作。
M.Alame等(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2007年第268卷第 205–212页)利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在DMF和二氯甲烷作溶剂,13℃反应条件下催化合成(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但是在后处理时采用DMF作溶剂,静置2 d后,再过滤杂质DCU(N,N’-二环己基脲 ),由于DCU在DMF中溶解度较大不易除尽,除去溶剂得到油状物,再加入适量的体积比为1:1的甲醇和乙醚冷冻结晶,所得晶体再经过三次重结晶才能得到(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操作繁琐,收率亦只有52%。
2004年,R. Mazurkiewicz等(Monatshefte für Chemie,2004年第135卷第807–815页)用合成的N-乙酰氨基-α-三苯基鏻甘氨酸甲酯四氟硼酸盐为原料,加入三乙胺,三苯基膦和苯甲醛,用乙腈作溶剂一锅反应得到化合物(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该反应主要涉及到Wittig反应,原料不易得,反应产生的副产物较多,需层析柱分离纯化、重结晶等操,产率为6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产率及纯度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的(Z)-2-乙酰氨基肉桂酸甲酯合成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具体如下合成方法:
以苯甲醛(1)和N-乙酰甘氨酸(2)为起始原料,在乙酸酐和乙酸钠作用下100 ℃加热反应3 h,得到中间体3-苯基丙烯酸吖内酯(3),然后在丙酮和水混合溶液中回流反应,得到(Z)-2-乙酰氨基肉桂酸(4),将(Z)-2-乙酰氨基肉桂酸(4)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液滴入催化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4-二甲胺基吡啶(DMAP)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冰水浴搅拌,升至室温反应,经过滤,洗涤,萃取,重结晶制得目标物。
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两者体积比为0.5:1-1:0.5,优选1:1。
合成路线如下:
中间体化合物3的制备现在已经很成熟了,反应稳定,易于掌握,但是在过滤,洗涤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油状物,可能是高温条件产物发生聚合或碳化,影响该产物的产率。反应中考察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对产率的影响(见表 1),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100 ℃得到的产率较高。
表1 不同温度对化合物3产率影响
本合成路线关键为化合物4利用DCC/DMAP经过一系列简单操作合成出化合物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9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菜腌制品及其腌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薏米大麦荞麦杂粮面条及其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