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噻虫嗪与腐植酸的农药增效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88646.9 | 申请日: | 2014-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2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谢绪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绪叶 |
| 主分类号: | A01N61/00 | 分类号: | A01N61/00;A01P7/04;A01N51/00;A01N47/02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韦锦捷 |
| 地址: | 530306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噻虫嗪 腐植酸 农药 增效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增效组合物,具体是噻虫嗪、氟虫腈与腐植酸的农药增效组合物。
背景技术
蛴螬是为害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苗期危害常常导致缺苗断垄,在开花结荚期间,啃食花生地下部分的果针、荚果,重者造成空壳,一般可造成花生减产20%~40%,严重时可达到70%~80%,甚至绝收。针对花生蛴螬的防治,过去习惯用呋喃丹、甲拌磷、特丁硫磷颗粒剂等高毒农药配制毒土撒施,高毒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常常造成人畜中毒,同时农药残留比较大,对环境和荚果造成污染。因此,农业部公告第1586号公告,对高毒农药采取进一步禁限用管理措施,规定自2011年6月15日起停止受理甲拌磷的登记申请及生产许可申请,自2013年10月31日起,停止销售和使用含有特丁硫磷成分的药剂。因此筛选出低毒、高效、亩施用成本的低的防治花生蛴螬的药剂尤为重要。
噻虫嗪,化学名称为: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恶二嗪-4-基叉(硝基)胺,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等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但具有更高的活性。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内吸作用,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目前主要用于防治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在地下害虫防治方面,其产品主要作种子处理拌种剂,如江苏省赣榆县金山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发表的《噻虫嗪拌种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药效试验》证实了,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花生种对花生蛴螬具有较好的治虫保产效果。
氟虫腈,是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主要阻碍昆虫其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氟化物代谢,对飞虱、叶蝉、鳞翅目、鞘翅目幼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目前主要应用卫生害虫的防治,在地下害虫的防治已有相关报道,如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的陈春利、王绍敏发表的《54%吡虫啉·氟虫腈FS和60%吡虫啉FS对花生地下害虫的防治》,表明了表明:在花生播种期施用54%吡虫啉·氟虫腈FS对花生安全,对金针虫、蛴螬等花生地下害虫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施用54%吡虫啉·氟虫腈FS具有显著的保果作用,可以明显降低虫果率,提高花生荚果产量。
腐殖酸,是动植物的遗骸经微生物分解和转化以及一系列自然界的变迁过程形成的一类有机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土壤、水域、煤炭、页岩以及地表都有它的存在。腐植酸能对农药起到缓释增效、减缓分解、降低毒性、延长药效、减少用量的效果,已经被很多试验和实践所证实。如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的冯元琦发表的《腐植酸及农药减毒增效》中说明腐植酸与农药结合,可以提高药效,延长药效期(5~7d),减少用药量(杀虫剂减少用量30%左右,杀菌剂用量减少50%左右),并可以降低毒性危害。
目前,还没有将噻虫嗪、氟虫腈和腐殖酸作为有效成分的混配制剂防治花生蛴螬的相关报道,本发明通过噻虫嗪、氟虫腈与腐植酸进行复配,药剂增效明显,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对花生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农药增效组合物,用于花生蛴螬的防治,具有防治效果显著,亩本更低,施用量更少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含噻虫嗪与腐植酸农药增效组合物,有效成分由噻虫嗪、氟虫腈和腐植酸组成,噻虫嗪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2.0%,氟虫腈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3.0%,腐殖酸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5.0%。
本发明所述的农药增效组合物制备的农药剂型为颗粒剂。
本发明所述的农药增效组合物,所需辅助剂包括粘结剂、润湿剂、缓释剂、崩解剂、染色剂、载体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和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噻虫嗪、氟虫腈、腐植酸混配的农药颗粒剂用于花生蛴螬防治,能大幅提高药效,降低农药亩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延长了药效的持续时间,同时能够克服单剂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绪叶,未经谢绪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8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