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域互联电网频率特性的高频切机仿真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7477.7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8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唐晓骏;徐友平;徐遐龄;秦晓辉;吴丽华;王青;郑超;张彦涛;宋云亭;李晓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域 电网 频率特性 高频 仿真 配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域互联电网频率特性的高频切机仿真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仍维持特高压交流互联电网格局,而大型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一直倍受关注,特别是在特高压交流联络线解列后,对区域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影响,有时更需借助频率紧急控制和第三道防线才能维持系统频率稳定。
大型互联系统频率特性的研究主要从负荷模型和机组一次调频两个角度开展。对于大型互联区域电网的低频减载方案,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国内对高频切机方案的工程实用化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各研究机构更多的关注送端电网,例如地区电网或省级电网。但是,随着大型电源的开发,特高压直流投运等因素,区域互联电网已经具有明显的功率外送特征,一旦发生严重故障导致区域互联电网解列,极有可能面临高频问题,甚至引起汽轮机超速保护动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域互联电网频率特性的高频切机仿真配置方法,基于互联系统的频率特性、拓扑结构、功率平衡等特点,确定高频切机的基本配置原则,再构建单机单负荷模型,对最佳切机频段、最小切机容量、切机轮次、切机延时、各切机轮次切机比例等参数进行详细配置,具有适应性强、考虑因素全面、方案合理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域互联电网频率特性的高频切机仿真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区域互联电网的网架结构,建立区域互联电网仿真数据模型,通过分析区域互联电网拓扑结构和潮流分布,确定高频切机仿真配置故障集;
步骤2:根据区域互联电网的频率特性,确定区域互联电网高频切机的仿真配置原则;
步骤3:建立单机单负荷模型,并验证单机单负荷模型的可用性;
步骤4:确定适合区域互联电网频率特性的最终高频切机配置策略。
所述步骤1中,采用以下分析方法对区域互联电网拓扑结构和潮流分布进行分析;
(1)分析区域互联电网整体出现高频现象风险的故障,即联络线解列故障、甩负荷故障、直流闭锁且稳定控制措施拒动故障;
(2)分析区域互联电网内部各省级电网出现高频现象风险的故障,即孤网运行故障。
高频切机仿真配置故障集中的故障包括括联络线解列故障、甩负荷故障、直流闭锁且稳定控制措施拒动故障和孤网运行故障。
所述步骤2中,仿真配置原则包括以下原则:
原则一:区域互联电网出现高频现象时,频率控制的边界条件根据《电网运行准则》(DL/T10402007)制定;若区域互联电网中含有火力发电机组,则使区域互联电网最高频率不超过51.5Hz,且火力发电机组超速保护控制装置不动作;
原则二:若区域互联电网已有高频切机配置策略,则先对其适应性进行分析,若存在不适应性的情况,在已有高频切机配置策略的基础上采用最终高频切机配置策略;
原则三:若区域互联电网正常运行方式下发电容量不能满足负荷需求,且需要外受功率满足负荷需求,暂不考虑此类区域互联电网配置高频切机;
原则四:若区域互联电网配有低频减载装置,高频切机动作后,低频减载装置不动作;
原则五:若区域互联电网存在大容量直流送出情况,直流换相失败过程中和直流再启动成功后,高频切机不动作;
原则六:高频切机应在区域互联电网维持功角稳定运行前提下动作,若区域互联电网存在因直流闭锁导致暂态功角失稳情况,则不在高频切机防范范围;
原则七:若区域互联电网高频现象由直流闭锁故障而引起,则考虑优先切除直流闭锁故障近端的发电机组。
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建立单机单负荷模型,从高频切机仿真配置故障集中选择故障,采用PSD-BPA仿真分析软件仿真得到单机单负荷模型最大频率偏差和稳态频率偏差的时域仿真解Δfmax1、Δf∞1;
步骤3-2:基于区域互联电网仿真数据模型,从高频切机仿真配置故障集中选择与步骤3-1中相同的故障,采用PSD-BPA仿真分析软件仿真得到区域互联电网仿真数据模型最大频率偏差和稳态频率偏差时域仿真解Δfmax2、Δf∞2;
步骤3-3:基于区域互联电网频率动态特性,确定区域互联电网仿真数据模型最大频率偏差和稳态频率偏差的时域解析解Δfmax、Δ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中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7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杂曲面下翻边修边线的精确控制方法
- 下一篇: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