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精植物复合保健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5985.1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2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和涛;赵国利;汪辉进;姜程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0 | 分类号: | A23F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魏学成 |
地址: | 247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精 植物 复合 保健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健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精植物复合保健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黄精只采收根部用于药材或食材,然而大量黄精芽叶都当作废物丢弃;杨梅的采摘过程中杨梅叶也当做废物丢弃,造成资源浪费。经专业部门分析研究发现:这些粗老茶树鲜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维生素等具有营养保健性能的物质;黄精植物芽叶中不但含有大量多糖、甾体皂苷、葱醇、木质素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较高的天然活性生化成分;而杨梅叶中含有黄酮、揉质、香兰素,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保健成分。这些废弃叶中含有大量营养保健性能的物质,很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将这些废弃的植物叶进行复合加工即可生产一种天然保健茶,使得这些宝贵的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并获取其中宝贵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大量粗老茶叶、黄精芽叶、杨梅叶当作废物丢弃,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黄精植物复合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切碎工序:采摘黄精、杨梅、茶树的柔嫩芽叶作为原料,不带梗、茎杂物;然后将黄精叶与杨梅叶切碎成细段,茶叶不必切碎,共同作为切碎后原料;
S2、杀青初制工序:将上述切碎后原料运用高温杀青,然后再烘干为杀青初制原料备用,不得污染、霉变;
S3、配料混合工序:将杀青初制原料按一定重量百分比混合为混合原料;
S4、软化脱水工序:将上述混合原料充分拌匀,加入温水浸泡软化,待其浸透软化为热水软化原料;然后将热水软化原料利用脱水机进行机械脱水使其稍干成为离心脱水原料;
S5、加酶揉捻工序:在离心脱水原料中加入果胶酶,采用不锈钢揉捻机揉捻成为加酶揉捻团;
S6、解决筛分工序:将加酶揉捻团通过机械抖动分筛,让揉捻团充分松散成为加酶原料;
S7、烘干分筛工序:将加酶原料应用热风烘干机进行初烘,使之成为初烘原料;将初烘原料进行热风烘干机足烘,当烘干后的复烘原料含水率达到≤8%,停止足烘成为复烘原料;将复烘原料采用平原圆筛机进行分筛,该机为8-10目双层分筛,上层10目作为本身茶、下层作为碎茶,8目以上茶须再切碎分筛,最后成为分筛原料;
S8、微波灭菌工序:将分筛原料进行灭菌,主要是利用微波灭菌及再次烘干,确保分筛原料中含水率≤6.5,成为灭菌后成品;
S9、成品形成工序:将灭菌后成品进行分装:一种呈细条形状,可直接冲泡饮用,一种为碎茶,填装成袋泡茶饮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将黄精与杨梅叶切碎至3-4cm的细段。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高温杀青的温度分别为:黄精和杨梅叶160-180℃,茶叶180-22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混合百分比为:黄精叶60-70%、茶叶25-30%、杨梅5-1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的将混合原料进行热水软化包含:
S41、温水的温度为45-50℃;
S42、在上述处理后的原料加入温水的量为混合料重量3-4倍;
S43、浸泡软化时间为20-30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将离心脱水原料加酶揉捻工序中包含:
S71、加入的果胶酶(重量比)为0.4-0.5%;
S72、在揉捻机揉捻时间为40-45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热风烘干机初烘的温度为120-130℃,时间为7-10分钟;进行热风烘干机足烘的温度为95-100℃;热风烘干机足烘的时间为3-5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8中,将分筛原料进行微波灭菌工序包含:灭菌温度为100-105℃;灭菌时间为3-5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黄精植物复合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加强黄精叶、杨梅叶、茶叶原料中保健营养物质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变废为宝,生产出一种高品质天然植物复合保健茶;利用果胶酶生物酶促技术制备黄精复合保健茶,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利用复合植物初、精加工,产品吸取了各种植物营养精华,使其保健功效显著及营养作用更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黄精植物复合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切碎工序:采摘黄精、杨梅、茶树的柔嫩芽叶作为原料,不带梗、茎杂物;然后将黄精叶与杨梅叶切碎至3cm的细段,茶叶不必切碎,共同作为切碎后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5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龙芽茶
- 下一篇:一种红茶造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