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3490.5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2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云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71/10;C08L35/06;C08K7/06;C08K5/375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 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热塑性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耐大多数溶剂,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其耐热性不好,温度过高加热时容易有有毒物质析出。虽然市场上已有多种耐热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耐热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的了改进,但是其综合性能不佳。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已成为现有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耐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优良的耐热性且其综合性能较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6-72份、碳纤维15-18份、聚醚酮5-10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1-3份、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4-6份。
所述的耐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8份、碳纤维16份、聚醚酮6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份、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5份。
一种耐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碳纤维、聚醚酮、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搅拌混合均匀,后经挤出机挤出,挤出机温度控制在275-280℃,即得耐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碳纤维、聚醚酮、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合理复配,所得树脂不仅综合性能较佳,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可耐200度高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型号为SM-010,马来酸酐含量10±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耐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6份、碳纤维15份、聚醚酮5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1份、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4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碳纤维、聚醚酮、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搅拌混合均匀,后经挤出机挤出,挤出机温度控制在275℃,即得耐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将该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耐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2份、碳纤维18份、聚醚酮10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3份、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6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碳纤维、聚醚酮、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搅拌混合均匀,后经挤出机挤出,挤出机温度控制在280℃,即得耐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将该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所述的耐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8份、碳纤维16份、聚醚酮6份、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份、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5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碳纤维、聚醚酮、双(3,5-叔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搅拌混合均匀,后经挤出机挤出,挤出机温度控制在280℃,即得耐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将实施例1-3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下表1:
表1 性能测试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云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云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3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留时间板
- 下一篇:复合磁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