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镍钴锰酸锂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83478.4 | 申请日: | 2014-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0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琦;李岩;孙慧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镍钴锰酸锂 方法 | ||
1.一种制备镍钴锰酸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制备多孔氧化铝;
(2)将镍源、钴源、锰源和锂源按(1.2~1.4):(1.2~1.4):(1.2~1.4):1的摩尔比溶于水中,随后,向水溶液中加入乙二醇,混合均匀后,在74~76℃下加热蒸发,形成溶胶;
(3)将步骤(1)得到的多孔氧化铝浸泡于步骤(2)溶胶中,取出后,在825℃~845℃下烧结9~10h,再浸入溶胶,再烧结,如此重复6~8次,得到负载镍钴锰酸锂的多孔氧化铝;
(4)将负载镍钴锰酸锂的多孔氧化铝浸入6~8mol/L碱性溶液中65~70min;(5)过滤后,用水和乙醇清洗,蒸发结晶,然后球磨筛分,得到镍钴锰酸锂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镍钴锰酸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制备多孔氧化铝,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铝箔打磨,浸泡,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在氮气氛围下加热至220~250℃,保持3~4h;
(Ⅱ)以步骤(Ⅰ)中的铝箔为阳极,石墨棒为阴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0.1~0.2mol/L乙酸溶液为电解液,常温下,4~6V电压下,电化学抛光6~8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干燥、备用,得到抛光过的铝箔;
(Ⅲ)以步骤(Ⅱ)中抛光过的铝箔为阳极,石墨棒为阴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0.1~0.3mol/L酸为电解液,冰水浴,20~30V电压下,电化学氧化4~6h,得到电化学氧化后的铝箔;
(Ⅳ)将步骤(Ⅲ)电化学氧化后的铝箔取出、去离子水清洗、干燥之后置于酸的混合溶液中,在55~60℃下浸泡65~70min,得到一次氧化后的铝箔;
(Ⅴ)以步骤(Ⅳ)中一次氧化后的铝箔为阳极,石墨棒为阴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0.2~0.6mol/L酸为电解液,冰水浴,40~60V电压下,电化学氧化3~6h,得到二次氧化后的铝箔;
(Ⅵ)将步骤(Ⅴ)中二次氧化后的铝箔置于5~6mL含有金属盐和磷酸的混合液中,在65~70℃下浸泡30~40min;然后添加5~6mL的0.5mol/L磷酸溶液,在50~60℃下浸泡1~2h;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多孔氧化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镍钴锰酸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中所述铝箔采用砂纸打磨,并用丙酮或酒精浸泡15~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镍钴锰酸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Ⅲ)和步骤(Ⅴ)中所述的酸为酒石酸、磷酸或硫酸,步骤(Ⅲ)与步骤(Ⅴ)中所述的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镍钴锰酸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Ⅳ)中所述酸的混合溶液由乙酸和磷酸混合而成,酸的混合溶液中乙酸的浓度为0.5~1mol/L,磷酸的浓度为0.1~0.2mol/L,混合溶液用量为5~6m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镍钴锰酸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Ⅴ)所述酸的浓度为步骤(Ⅲ)所述酸浓度的2倍;所述的电压为步骤(Ⅲ)所述的电压的2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镍钴锰酸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Ⅵ)所述混合液中金属盐的浓度为0.15mol/L,磷酸的浓度为0.15mol/L,其中金属盐为铁盐、锌盐或锡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镍钴锰酸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镍源为醋酸镍、氯化镍或硫酸镍,钴源为醋酸钴、氯化钴或硫酸钴,锰源为醋酸锰、氯化锰或硫酸锰,锂源为氢氧化锂;所述水的用量为220~260mL;所述水溶液中镍源的浓度为2.2~2.6mol/L,钴源的浓度为0.3~2mol/L,锰源的浓度为2.2~2.6mol/L,锂源的浓度为2.2~2.6mol/L;所述乙二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镍钴锰酸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浸泡条件:温度为45~50℃,浸泡时间为10~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镍钴锰酸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34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抗干扰特种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耐热铜塑复合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