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手压超滤膜净水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2573.2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5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薇;梁朝霞;张宇峰;方智;孟祥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F3/16 | 分类号: | A45F3/16;C02F1/28;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手压 超滤膜 净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滤净水技术,具体为一种手压式超滤膜净水杯,该净水杯可 应用于一两个人野外饮水的制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野外 休闲,狩猎,探险等,出门在外需要净水解渴,但是携带成品的净水价格昂贵, 且重量较重。而野外的河水,湖水,泉水未经净化,不宜直接饮用。因此研究 一种便携式野外净水杯尤为必要。该野外净水杯减轻了人们携带饮用水的负担, 可在野外随时随地净化河水,湖水,泉水以保障野外饮水安全。目前从净水原 理来区分,净水方式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通过过滤介质将水中的致病微生 物滤除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如陶瓷过滤,纤维膜过滤等。第二类是将水中的 致病微生物杀死的消毒方法,如紫外线消毒,碘树脂、氯消毒等方式。第二类 净水方式往往有副产物生成,并且降低了水的口感;而在第一类净水方式中, 陶瓷膜过滤不能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而纤维素膜中的纳滤膜过滤需要很大的 压力,反渗透膜过滤需要通电使用。而该发明的便携式手压超滤膜净水杯则克 服了以上的缺点。首先是优质活性炭是改善饮用水口感的最佳净水材料,其作 为前处理,能去除水中的色度和产生臭味的物质和有机微污染物,如农药、洗 涤剂等,也可以吸附一些重金属离子;超滤膜净水是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 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介质,依靠膜两侧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滤 除大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病毒,泥沙,铁锈等, 从而达到净水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两者结合,该净水能够提高水质和增强 口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超滤膜净水杯。该 净水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适用性广。该净水过程操作简单,净化效果好, 无残留,无污染。
本发明的内容是:设计一种便携式超滤膜净水杯,该超滤膜净水杯由杯盖, 杯体,滤芯筒和加压装置组成。杯盖上带有进水口,由螺纹与杯体旋转连接; 杯体由内腔和吸管组成,该内腔被分为原水层和纯水层,原水层底部隔板的透 水孔上托了一个滤芯筒,该滤芯筒将原水层和纯水层连通,吸管通过隔板和杯 盖连通,吸管和隔板之间密封连接;滤芯筒由活性炭和圆柱型超滤膜组件组成, 该滤芯筒易于清洗更换,活性炭用不锈钢滤网固定,下面是一个超滤膜组件; 加压装置,就是手压式气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便携式手压超滤膜净水杯的优点如下:
1.采用超滤技术,大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 病毒,泥沙,铁锈等被滤膜阻留,并且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2.不需要电能,该净水杯借助手压气囊产生推动力。
3.滤芯筒易更换,易维护清洗。
4.安全、无毒,不需要加化学药品消毒,混凝等。
5.小巧、轻便,净水杯总重量(干重)约为400g,容积约为1000ml。
附图说明
图1是便携式手压超滤膜净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进水口,2是吸管扣,3是杯盖,4是杯体,5是活性炭,6是吸管, 7是超滤膜组件,8是滤芯筒,9是手压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发明:
1.本发明设计的是便携式手压超滤膜净水杯,该超滤膜净水杯由杯盖,杯 体,滤芯筒和加压装置组成。杯盖上带有进水口,由螺纹与杯体旋转连接;杯 体由内腔和吸管组成,该内腔被分为原水层和纯水层,原水层底部隔板的透水 孔上托了一个滤芯筒,该滤芯筒将原水层和纯水层连通,吸管通过隔板和杯盖 连通,吸管和隔板之间密封连接;滤芯筒由活性炭和圆柱型超滤膜组件组成, 该滤芯筒易于清洗更换,活性炭用不锈钢滤网固定,下面是一个超滤膜组件; 加压装置,就是手压式气囊。
2.本便携式手压超滤膜净水杯装置使用如下:先打开进水口1,加入原水, 然后把手压气囊7和进水口1连接上,通过手压气囊加压,原水在压力作用下, 通过滤芯筒8,然后借助吸管6就可以喝到安全,健康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2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