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酥杏鲍菇柄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1411.7 | 申请日: | 2014-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9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余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瑶 |
主分类号: | A23L1/28 | 分类号: | A23L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15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酥 杏鲍菇柄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香酥杏鲍菇柄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食用菌。
经相关科学验证,杏鲍菇具有以下作用:1、祛脂降压: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2、提高免疫力: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3、消食: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适宜用于治疗饮食积滞症。
新鲜的杏鲍菇较易变老,不易贮藏,用于加工成香酥杏鲍菇柄可实现对杏鲍菇原料的综合利用,食用方便,且便于储存,提高其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杏鲍菇不易贮藏的问题,提供一种香酥杏鲍菇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香酥杏鲍菇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选料—清洗—热烫—脱水—成型—混合粉拌制—油炸—袋装—封口—检查—入库的加工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处理:选择干净、不变质、气味正常、色泽纯白、略带灰色的杏鲍菇为原料,除根除杂,清洗干净;
(2)热烫:将杏鲍菇用开水浸煮1~3分钟,捞出;
(3)脱水:因杏鲍菇的含水量较高,则把杏鲍菇置于真空条件下将其所含水分尽量抽干;
(4)成型:将杏鲍菇顺纹切割成3~5毫米的条状;
(5)混合粉拌制:混合粉有淀粉、精盐、蔗糖、胡椒粉、味精按80:10:7:2:1的比例混合而成,按杏鲍菇:混合粉为7:3的比例,均匀拌制杏鲍菇条;
(6)油炸:把拌混合粉的杏鲍菇放入油温270~280℃的油锅中炸至酥黄捞起;
(7)袋装:产品装入食品塑料袋内,用封口机封口即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色泽金黄,质嫩味鲜,带有咸甜味和杏鲍菇的清香味;本产品有利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延缓衰老,且营养丰富,还具有祛脂降压、防癌抗癌的功效,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香酥杏鲍菇柄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处理:选择干净、不变质、气味正常、色泽纯白、略带灰色的杏鲍菇为原料,除根除杂,清洗干净;将香菇去根蒂洗净加入;
(2)热烫:将杏鲍菇用开水浸煮2分钟,捞出;
(3)脱水:因杏鲍菇的含水量较高,应把杏鲍菇置真空条件下将水尽量抽干;
(4)成型:将杏鲍菇顺纹切割成4-6毫米的条状;
(5)混合粉拌制:混合粉有淀粉、精盐、白糖、胡椒粉、味精按75:15:6:3:1的比例混合而成,按杏鲍菇:混合粉为9:1的比例,均匀拌制杏鲍菇条;
(6)油炸:把拌混合粉的杏鲍菇放入油温260℃的油锅中炸至酥黄捞起;
(7)袋装:产品装入食品塑料袋内,用封口机封口即成。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实施例2:
一种香酥杏鲍菇柄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处理:选择干净、不变质、气味正常、色泽纯白、略带灰色的杏鲍菇为原料,除根除杂,清洗干净;
(2)热烫:将杏鲍菇用开水浸煮2分钟,捞出;
(3)脱水:因杏鲍菇的含水量较高,把杏鲍菇置真空条件下将水尽量抽干;
(4)成型:将杏鲍菇顺纹切割成4-6毫米的条状;
(5)混合粉拌制:混合粉有淀粉、精盐、白糖、胡椒粉、味精按75:15:6:3:1的比例混合而成,按杏鲍菇:混合粉为9:1的比例,均匀拌制杏鲍菇条;
(6)油炸:把拌混合粉的杏鲍菇放入油温260℃的油锅中炸至酥黄捞起;拌入少许炼奶和蜂蜜;
(7)袋装:产品装入食品塑料袋内,用封口机封口即成。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瑶,未经余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1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