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吸尘器过滤袋的卡口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0946.2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4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曾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4 | 分类号: | A47L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28 | 代理人: | 章肇基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吸尘器 过滤 卡口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过滤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吸尘器过滤袋的卡口板结构,特别涉及其防灰板结构。
背景技术
吸尘器过滤袋由卡口板和袋身组成,卡口板是过滤袋安装在吸尘器上的装备部位,同时也是脏空气进入过滤袋的进风口;袋身用来过滤脏空气,同时用来盛放灰尘。过滤袋使用后会在容腔中鼓起来,更换过滤袋时,要压缩过滤袋,此时会有灰尘从卡口板孔中冲出,很不卫生,也影响了环境。
传统卡口板结构见图1-图2,是由前面板1和后面板2和密封圈5复合而成,卡口板孔的结构比较简单,不能防止灰尘冲出卡口板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吸尘器过滤袋的卡口板结构,可以解决过滤袋压缩时,灰尘不从卡口板孔中冲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吸尘器过滤袋的卡口板结构,所述卡口板包括有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相互贴合,前面板和后面板所对应的相同位置均开设有一吸管孔,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在吸管孔的位置处设有密封环,密封环覆盖在吸管孔的位置,密封环的中心形成圆孔,圆孔的直径小于吸管孔的直径,密封环的外直径大于吸管孔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表面的吸管孔的位置设有两片对称分布的防灰板,两片防灰板的悬空端拼接成一个平面,该平面完全覆盖遮挡密封环中间的圆孔,两片防灰板的另一端分别与吸管孔的边缘连接,防灰板另一端与吸管孔的边缘之间形成连接点,防灰板可沿该连接点翻折,每块防灰板处设有弹性复位件,该弹性复位件能使防灰板在翻折后恢复原始状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吸尘器过滤袋的卡口板结构, 其在密封环口处加设了开闭式防灰板,通过简单的弹性复位机构实现防灰板的弹性复位,防灰板能有效防止滤袋压缩时灰尘扩散,产品整体设计合理,构思巧妙,仅仅利用一根皮筋就能解决防灰板的弹性复位,无需改动原有卡口板的整体结构,仅需增加一道皮筋装配工序即可,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卡口板正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卡口板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卡口板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卡口板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卡口板后视图。
图6为图5的卡口板仰视图。
图7为本发明卡口板基材展开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卡口板基材装配密封环展开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卡口板基材装配密封环展开状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卡口板使用状态正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卡口板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卡口板使用状态后视图。
其中:
1、前面板;
2、后面板;
3、防灰板;
4、挂钩;
5、密封环;
6、皮筋;
7、吸管孔;
8、悬空端;
9、圆孔;
10、连接点;
11、断连间隙;
12、矩形缺口;
13、圆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吸尘器过滤袋的卡口板结构,如图3-6中所示,所述卡口板包括有前面板1和后面板2,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边缘呈连接状,前面板1和后面板2可沿连接线翻折,前面板1和后面板2相互贴合,前面板1和后面板2所对应的相同位置均开设有一吸管孔7,前面板1和后面板2之间在吸管孔7的位置处设有密封环5,密封环5覆盖在吸管孔7的位置,密封环5的中心形成圆孔9,圆孔9的直径R1小于吸管孔7的直径R2,密封环5的外直径R3大于吸管孔7的直径R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2表面的吸管孔7的位置设有两片对称分布的防灰板3,两片防灰板3的悬空端8拼接成一个平面,该平面完全覆盖遮挡密封环5中间的圆孔9,两片防灰板3的另一端分别与吸管孔7的边缘连接,防灰板3另一端与吸管孔7的边缘之间形成连接点10,防灰板3可沿该连接点10翻折,每块防灰板3处设有弹性复位件,该弹性复位件能使防灰板3在翻折后恢复原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曾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曾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09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高温热水解联合真空闪蒸脱水处理法
- 下一篇:氮化物半导体发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