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石钻头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0611.0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1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邦斯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6 | 分类号: | E21B1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钻头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刀具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岩石钻孔用钻头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开挖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岩石地质,为克服这种地质,特别是强度达到8000psi(55Mpa)以上至45000psi(310Mpa)的中高硬质岩石,各钻机厂家或配套厂家分别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岩石钻进系统。这些系统均采用高压作为动力源,钻进效果较好。对于中高硬质岩石的钻进是不得已而采用此类系统,但对于低硬度岩石,采用此类系统成本过高,而普通的合金钻头却能很好地完成钻进的任务。目前合金钻头的硬度和耐磨性均较低,不仅影响到钻进的效果,而且使得钻头的使用寿命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岩石钻头因硬度和耐磨性低,而造成钻进效果差、钻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石钻头的制造方法,其通过改变钻头的毛坯组分,并通过相应的热处理,使得钻头的硬度和耐磨性得到提高,从而改善钻头的钻进效果,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岩石钻头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钻头材料的准备:
钻头毛坯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90-1.10%、Si:≦0.35%、Mn:≦0.40%、S:≦0.02%、P:≦0.03%、Cr:≦0.10%、Ni:≦0.20%、Cu:≦0.10%,余量为Fe;
(2)毛坯的锻造:
将坯料放在高频感应加热炉中加热到始锻温度,再将加热的坯料放入轧机中利用轧制模具轧成钻头毛坯;
(3)锻造毛坯的正火处理:
对经步骤(2)得到的锻造毛坯进行正火处理,其正火温度为740-750℃,正火时间为4-5小时,在正火后进行炉冷,冷却至490-510℃后进行空冷;
(4)锻造毛坯的初加工:
在车床上进行钻头的初加工;
(5)热处理:
将经步骤(4)初加工的钻头,在40分钟内加热到760-780℃,保温35分钟后淬火,油淬,然后在190-220℃温度下进行低温回火;
(6)钻头的深加工:
先去除表层氧化层,并在磨床上进行精加工。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1)中,钻头毛坯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1.00%、Si:≦0.35%、Mn:≦0.40%、S:≦0.02%、P:≦0.03%、Cr:≦0.10%、Ni:≦0.20%、Cu:≦0.10%,余量为Fe。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锻造毛坯正火温度为740℃,正火时间为4小时,炉冷至500℃后进行空冷。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5)中,淬火温度为770℃,低温回火温度为200℃。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改变钻头的毛坯组分,并通过相应的热处理,使得钻头的硬度和耐磨性得到提高,从而改善了钻头的钻进效果,提高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加工容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岩石钻头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钻头材料的准备:
钻头毛坯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1.00%、Si:≦0.35%、Mn:≦0.40%、S:≦0.02%、P:≦0.03%、Cr:≦0.10%、Ni:≦0.20%、Cu:≦0.10%,余量为Fe;
(2)毛坯的锻造:
将坯料放在高频感应加热炉中加热到始锻温度,再将加热的坯料放入轧机中利用轧制模具轧成钻头毛坯;
(3)锻造毛坯的正火处理:
对经步骤(2)得到的锻造毛坯进行正火处理,其正火温度为740℃,正火时间为4小时,在正火后进行炉冷,冷却至500℃后进行空冷;
(4)锻造毛坯的初加工:
在车床上进行钻头的初加工;
(5)热处理:
将经步骤(4)初加工的钻头,在40分钟内加热到770℃,保温35分钟后淬火,油淬,然后在200℃温度下进行低温回火;
(6)钻头的深加工:
先去除表层氧化层,并在磨床上进行精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邦斯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邦斯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0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