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高藻水源地分层取水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78417.9 | 申请日: | 2014-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8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肖艳;刘静;郭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16 | 分类号: | G01N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敖欢 |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源地 分层 取水 方法 | ||
1.一种在高藻水源地分层取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动态检测取水口所取水中的藻类含量,判断是否发生水华;
未发生水华,则基于水质的深度分布特征调整取水口的位置;
发水华,则基于叶绿素浓度与水质的深度分布动态调整取水口位置;
(2)动态监测所取水体的叶绿素含量,调整取水口位置。
2.根据权利1所述的取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叶绿素检测或显微镜计数法,藻类叶绿素浓度高于或等于10μg/L或藻类细胞密度大于或等于1×105cells/ml判定发生水华,藻类叶绿素浓度低于10μg/L和藻类细胞密度小于1×105cells/ml判定未发生水华。
3.根据权利1所述的取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未发生水华,则取不同深度的水体测量水质指标,在取水样前测量取水口所在位置的水深,在水面下5-10m深处与水底以上5-10m范围内应该加密取样,每2-5m采集一个水样,中间水层5-10m采集一个水样,测量的水质指标根据现行标准规范、当地的水质状况与监测能力确定,然后移动取水口位置至水质指标最好的水层。
4.根据权利1所述的取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生水华,则测量不同深度水体的温度分布,判断是否发生温度分层。
5.根据权利4所述的取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生水华且不存在温度分层,则使用水下光量子探头测量水下光场分布,计算水下的光照分布与真光层深度,然后将取水口位置移到真光层深度以下水层,真光层的深度为光照强度是水面光照强度1-10%的水层。
6.根据权利4所述的取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生水华且存在温度分层,则测量不同深度的藻类浓度分布,10m水深范围内每1m检测一次,10m以下深度每5-10m检测一次;同时检测水质指标,在表层5-10m与底层5-10m范围内应该加密检测,每2-5m采集一个水样,中间部分5-10m采集一个水样,测量水质指标,将取水口的位置移到藻类浓度较低且水质相对较好的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84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工装
- 下一篇:水下沉积物采样机器人及其采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