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78120.2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蒋宁懿;刘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2/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电池组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系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电池组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池应用的日益广泛,电池发生安全事故的实例也屡见不 鲜。
以电池为例。锂电池在充电态时内部积蓄了巨大的能量,一旦当锂电池 所处的环境温度等控制不当或发生内部短路时,锂电池极易发生爆炸、着火 等事故。若不采取恰当的措施一只电池发生事故时,会波及邻近其他电池, 引起火势蔓延,继而引发更大的事故。
经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120323564.0、公开号为CN202282390U、名 称为:防爆阻燃的电池安全箱的发明专利。该发明包括电池组和密封箱,所 述密封箱包括箱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与箱体密封连接,所述电池组位于所述 箱体内,所述顶盖上安装散热片、正极导电端子和负极导电端子,所述顶盖 上安装用以抽真空并充入惰性气体的气体阀门。该发明一定程度提升了电池 的安全性。但是当采用该发明所述的安全箱储存充电态锂电池时,由于电池 自身具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因此若电池发生内部短路等情况下,箱 体内部温度很高,当超过金属箱体自身的极限时,箱体将坍塌,即使在安全 箱中充入惰性气体也不会阻止电池燃烧爆炸等波及箱外的情况。而通常的情 况下锂电池都是充电态储存的。因此该专利并无实际意义。
经检索还发现,申请号为200920266418.1、公开号为CN201528016U、 名称为:油浸电池箱的发明专利。该发明是在电池组除电池单体、极柱外的 剩余空间充满变压器油。在电池组的剩余空间充满变压器油,可以提高电池 的散热性能,并且在电池组发热时热量通过与变压器油接触的散热楞散出去。 这种方法当电池组正常使用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电池,使电池温度 不会升高很多。但当电池组中有个别电池内部发生内短路等故障时,电池会 燃烧。由于电池内部具有氧化剂和还原剂,不需要外部氧气就可燃烧,而此 时变压器油的灭弧作用将不会对电池组起到保护作用,相反当火势增大时, 由于变压器油的主要成分为烷烃,在高温且有空气存在时是可燃的,因此变 压器油的存在反而会助涨火势。因此该专利并无实际应用意义。
由此可见,为了避免由一只电池着火爆炸引发火灾等情况,需要一种能 够把一只电池引发的火灾控制或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装置,防止火势蔓延引 发更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将产生火的单 体电池的火势控制在该单体电池的内部,避免火势蔓延向电池组外部蔓延的 一种安全电池组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制作过程:
⑴制作一个内壁粘有绝缘板的电池组壳体和与电池组壳体配套并有三 个孔的电池组盖,其中一个孔焊接带有内螺纹的泄气阀座,另两个孔中的一 个孔密封固穿有电池组总正端子、另一个孔密封固穿有电池组总负端子;
⑵将复数个单体电池串联成一体后的正极端与电池组盖上的总正端子 固装成一体,复数个单体电池串联成一体后的负极端与电池组盖上的总负端 子固装成一体;相邻单体电池之间用绝缘块隔离,复数个单体电池相互平行 放置到电池组壳体中;
⑶将电池组盖与电池组壳体密封焊接成一体;
⑷用漏斗将灭火剂从泄气阀座的开口处注入到电池组壳体内,使灭火剂 填充到电池组壳体的空隙处;将防爆膜置于泄气阀座的底部后,用带孔外螺 纹螺栓旋入泄气阀座的内螺纹中,防爆膜的外周密封固定在泄气阀座上,完 成本发明安全电池组的制作过程。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过程⑷中灭火剂为质量50%磷酸二氢铵、25%硫酸铵和25%四氯化 碳的混合物。
所述过程⑴中绝缘板为厚度为0.2mm的玻璃钢板,电池组壳体与玻璃钢 板通过硅胶粘结成一体;所述过程⑴中绝缘块为聚四氟乙烯块。
所述过程⑷中防爆膜为厚度0.15mm的铝塑膜。
所述过程⑴中电池组总正端子材料为LY12铝合金;总正端子与电池组盖 之间有一聚丙烯绝缘密封环。
所述过程⑴中电池组总负端子材料为Y2紫铜;总负端子与电池组盖之间 有一材质为聚丙烯的绝缘密封环。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81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锚—自锚吊拉组合体系桥
- 下一篇:一种烧结冷却机排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