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淤机用滚吸式清淤头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78081.6 | 申请日: | 2014-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0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卜建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卜建余 |
| 主分类号: | E02F3/92 | 分类号: | E02F3/92;E02F5/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清淤 机用滚吸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水体清淤领域,确切地说涉及到一种清淤机用滚吸式清淤
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清淤设备均是通过清淤头在河床上破土,再由泥浆泵将破土后产生的泥浆抽出。现有技术方案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清淤头上的刀片易磨损,需定期更换;2:清淤头破土不均匀,不能全面清淤;3:清淤过程中回淤严重,对施工水域造成二次污染,导致清淤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破土刀片寿命长、破土均匀、全面、环保高效的清淤机用滚吸式清淤头。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清淤机用无动力滚吸式清淤头,包括行架和清淤头,所述行架一端活动连接浮体头部,行架另一端连接清淤头,所述清淤头为由若干大小相同的平行的经向钢圈和若干大小不同的平行的纬向钢圈围成的球形框架体,所述经向钢圈和纬向钢圈的各交叉处的外侧均设有破土刀片,所述破土刀片包括分别与经向钢圈平面和纬向钢圈平面平行的两片等腰三角刀片,所述两片三角刀片的顶点及中心线重合设置形成锥状,所述经向钢圈和纬向钢圈的各交叉处的外侧均设有若干破土刀片,所述破土刀片包括分别与经向钢圈平面和纬向钢圈平面平行的两片等腰三角刀片,所述两片三角刀片的顶点及中心线重合设置形成锥状,所述清淤头上设置有半球形罩壳。
进一步地,所述行架为中空钢管,行架与清淤头连接的一端端部连接有吸泥口,行架中部的设有弯管,所述弯管出口处连接有进泥管。
进一步地,所述清淤头的直径方向的一端与行架固定连接,清淤头的另一端经短轴与吸泥口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泥口为喇叭状弯管,述吸泥口喇叭口为朝下设置,所述吸泥口伸入至清淤头的内侧,所述喇叭口上覆盖有钢网。
再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管与单台或多台排泥泵连接。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滚吸式清淤头采用球形清淤头,在清淤头上焊接有纵横交错的锥状破土刀片,清淤头无需动力驱动,在浮体上的减速机带动行架升降和左右移动时,清淤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水底破土清淤,破土效果好且破土刀片不易磨损,结构简单,无需动力,节省能源。
(2)清淤头上设置有罩壳,在清淤过程中防止水底淤泥和杂质在被吸走前泛到水面上造成二次污染,更加环保。
(3)采用中空结构行架,行架头部连接吸泥口,中部再经弯管连接进泥管,行架同时起到进泥管的作用,节省了管道 和空间,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吸泥口采用朝下的喇叭状,喇叭口上设有钢网,对泥浆初步过滤,防止堵塞进泥管,吸泥管可连接一台或多台抽泥泵,吸泥的效率更高,清淤更完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图。
图中:行架1,弯管2,吸泥口3,清淤头4,端轴5,破土刀片6,经向钢圈7,纬向钢圈8,罩壳9。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一种清淤机用无动力滚吸式清淤头包括行架1,弯管2,吸泥口3,清淤头4,端轴5、破土刀片6和罩壳9。所述行架1的尾部经万向节连接于浮体头部边沿的中心处,行架1的头部焊接有吸泥口3,所述吸泥口3头部设有朝下的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上覆盖有钢网;所述行架1的前段为空心钢管,其空心部分设置有弯管2,所述弯管2经进泥管连接一台或多台排泥泵,所述清淤头4由若干大小相同的平行经向钢圈7和若干大小不同的平行纬向钢圈8组合焊接而成的球形框架体,所述经向钢圈和纬向钢圈的各交叉处的外侧均设有若干破土刀片6,所述破土刀片6包括分别与经向钢圈7平面和纬向钢圈8平面平行的两片等腰三角刀片,所述两片三角刀片的顶点及中心线重合设置形成锥状;所述清淤头4一端焊接固定于行架1上或者经法兰盘活动安装于行架1,清淤头4沿直径方向的另一端经短轴5连接到吸泥口3上,清淤头4上方设置有半球形的罩壳9。
其工作原理为:浮体上的卷扬机通过钢绳拉动行架1带动清淤头4上下运动或左右运动时,清淤头4上的破土刀片6在重力作用下在水底破土,被破出的淤泥向上浮动集中在罩壳内,所述喇叭状吸泥口3将淤泥吸入到行架1空心段经与弯管2连接的进泥管排到河岸上的堆土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卜建余,未经卜建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8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