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铬铁素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76966.2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5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忠良 |
主分类号: | C22C38/46 | 分类号: | C22C38/46;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范坤坤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铬铁素体 不锈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素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强韧性、耐蚀性和冲击性的中铬铁素体不锈钢。
背景技术
冷轧双相钢因为具有高强度、高延伸率、高的加工硬化指数和连续屈服等特点,在现代汽车用钢中被越来越受关注。传统的双相钢主要用于汽车产品的加强件上,如保险杠、轮廓和支架等,为了更大幅度的减轻汽车自重,增加汽车面板或内板中高强钢的使用比例非常有必要。目前,用于汽车面板或内板的汽车用钢主要为IF钢,其抗拉强度最大约为440MPa,如果能将高强双相钢部分或全部代替IF钢,对于提高汽车用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节约能源和降低冶炼成本是很有意义的。具有单相组织的IF钢r值一般在1.5以上,而传统的双相钢超深冲性能较差,r值基本在1.0以下,这对后续的冲压成形非常不利。传统冷轧双相钢中马氏体体积分数大约占20%-30%,较高比例的硬质相阻碍了有利于深冲性能的{111}纤维织构的发展,从而使得其深冲性能恶化。本发明一方面在成分设计上严格控制最终马氏体体积分数,另一方面通过织构预处理工艺强化{111}//RD方向织构,因此最终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
中铬铁素体不锈钢中不含镍或只加入少量的镍,因而具有比奥氏体不锈钢成本低的优势,而且其耐氯离子腐蚀、耐点蚀等耐腐蚀性能优良,热膨胀系数小,越来越多地替代304不锈钢,应用于制造耐用装饰品、家电部件和厨房设备等。但是,普通的中铬铁素体不锈钢(典型钢种为430)不仅成型性差,而且其强度和硬度也偏低。
表1中列出了关于铁素体不锈钢的一些专利,其中日本专利JP 7268563 A、JP 6002038 A和JP 1995109026 B2均为低铬铁素体不锈钢。日本专利JP6033198A、JP 2562740 B2和IP 10130786 A均涉及低碳(碳不大于0.02%)中铬铁素体不锈钢。日本专利IP 2005089850 A涉及一种低碳(碳不大于0.03%)中铬铁素体不锈钢,主要以钛、铌作为稳定化元素。专利JP 2756190 B2中除了加入钛或钒外,还加入了钴、铊、铝和锆等合金元素。另外,CN00800983.X是单加钒并控制钒氮溶度积的铁素体不锈钢,JP 10176223 A中加钒和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铬铁素体不锈钢的成分和工艺控制范围,制造出具有良好的强塑性、耐蚀性和横向冲击性能的中铬铁素体不锈钢。
本发明的中铬铁素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03-0.065;Si:0.2-0.8;Mn:0.2-0.8;P:≤0.015;S:≤0.008;Cr:16.5-19.5;V:0.1-0.4;N:0.008-0.035;Al:0.009-0.09;Ni:0.15-0.45;O:≤0.008;Ca:≤0.004;其中P、S、O、Ti、Nb的下限值均不为0,4(C+N)≤V+0.1,余量为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以下是各化学成分的作用及其具体说明:
碳:碳易与铬反应形成铬的碳化物如Cr23C6和Cr7C3等,而且碳含量越高,碳与铬形成铬的碳化物的可能性也越大,铬的碳化物的形成会在钢中形成贫铬区,使钢的耐蚀性大大下降。要避免形成这些化合物,一方面是降低钢中的碳,另一方面添加铌、钒和钛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铌、钒和钛的加入使碳优先形成化合物,避免或减少形成铬的化合物。一般地,随着含碳量的提高,钢的强度上升,成型性下降。因此,本发明中将碳控制在0.03-0.065%,优选0.05%。
硅:硅是主要作为脱氧剂加入到钢中,硅同时也是一种合金元素,起固溶强化作用,并在提高抗高温氧化性能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但是,钢中硅含量高时延展性会变差,因此从提高铁素体不锈钢的可加工性考虑,其含量控制在0.2-0.8%的范围之内,优选0.4-0.6%。
锰:锰既是脱氧元素又是固溶强化元素。锰含量提高会显著提高钢的强度,但也会降低钢的塑性,因此其含量控制在0.2-0.8%的范围内,优选0.4-0.6%。
磷:磷是有害元素,因此根据生产控制水平尽量地降低。
硫:硫也是一种有害元素。硫化物在钢中不仅会产生热脆,而且会降低钢的耐蚀性。硫容易和锰反应生成硫化锰,它是一种塑性非常好的夹杂物,经过加工后呈长条状存在,会严重地影响钢板的横向冲击性能。通常硫的含量控制在低于0.008%,以避免硫的有害影响。
铬: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锈钢的耐蚀性,本发明专利的铬含量控制在16.5-19.5%范围内。铬含量过高时,一方面会明显提高成本,另一方面可制造性会变差,优选未17-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忠良;,未经朱忠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6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