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蘑菇栽培用培养容器的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6011.7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9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珍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杨生平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蘑菇 栽培 培养 容器 制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投入栽培蘑菇的培养基(例如:木屑)的培养容器的制造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蘑菇栽培用培养容器的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构成为在投入有蘑菇栽培用培养基(例如:木屑)的塑料包上端口部的外周面自动配置结合环以后,向口部自动塞进封盖时,该封盖插入结合于结合环,从而完成可投入培养基的蘑菇栽培用培养容器的制造。
背景技术
一般,桑黄菇(Phellinus linteus)属于非褶菌目、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针层孔菌属,是一种寄生于桑树等悠久的古木上的多年生的真菌,因为呈深黄色而被称作桑黄菇。
桑黄菇从古时候开始就作为一种贵重的中药材,作为止汗剂使用或用于妇科疾病,而现在还确认了桑黄菇具有96.7%的非常强有力的抗癌作用,因此正进行着大量关于桑黄菇人工栽培的研究。
现有的桑黄菇人工栽培通常按以下顺序进行:确保菌株后,在培养基中由菌株培养出菌丝体,之后在栽培设施中由所述菌丝体培育出形成子实体的桑黄菇。
桑黄菇的菌株可以通过采取野生桑黄菇并从野生桑黄菇获取菌株;或者也可以从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获取菌株。但野生桑黄菇非常稀有,由此获得菌种的方法并不容易,因此通常使用的是从国内特定菌种培养所购入菌种。
桑黄菇的培养基作为栽培桑黄菇的营养供给源,以桑树或橡树作为主要成分,并将其它不同树木制备成木屑后,添加米糠等而制备。
这样的培养基起到提供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源的作用,从而使桑黄菇充分生长,因此,它们的配比将很大程度地影响最终生长的桑黄菇的质量和生长速度。
现有的培养基为:在30%的桑树木屑中添加10%的米糠作为基础,再将各30%左右的杨木或橡树或者赤杨木配合后,提供水而构成。或者根据情况也可使用以大米为主成分的单纯的食用谷物。
并且,如授权专利公报第10-0226632号(申请日1999.07.28)所公开,作为储藏这样的培养基成分的培养容器,大多使用玻璃或塑料或者聚丙烯(PP)制成的瓶状容器。而现在在制作简便的塑料包中放入作为培养基的木屑而使用的情况较多。
即现在的培养容器构成为:在塑料包口部的外周面插入结合环的状态下,在塞入口部的封盖时,使封盖插入结合于结合环,而在为了蘑菇的栽培而进行菌株的培养时,使封盖从口部分离。
但是,对于利用现有的塑料包的培养容器,需要人们通过手工作业完成一个个地在塑料包的口部插入结合环,并结合封盖的操作。因此,存在很难对利用塑料包的培养容器进行大量生产的缺点。
即作业人员向塑料包的内部放入木屑培养基的状态下,抓住所述塑料包的口部使之凹进去,向口部的外周面插入结合环后,在所述口部放入封盖,使所述封盖通过结合环被固定,从而完成制造过程。在手工作业的情况下,使用者必须一个个地在塑料包的口部结合上结合环和封盖,因此,大量生产肯定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改善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蘑菇栽培用培养容器的制造装置,该装置构成有在塑料包的口部自动结合上结合环和封盖的装置,消除了由现有的培养容器的手工作业引起的作业的不便,并通过机械装置可大量制造由塑料包构成的培养容器,从而可较迅速地实现蘑菇的栽培。
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蘑菇栽培用培养容器的制造装置构成为包括:包移送部,其依次移送并供给填充有培养基的塑料包;环供给部,其依次供给结合环,使结合环位于通过所述包移送部而被移送并供给的塑料包的上端;环结合部,其贯通所述结合环,并向下方移动的同时,伸入至塑料包的口部内,对所述口部进行真空吸附,并使结合环向被真空吸附的所述口部的外周面下降;折叠部,其随所述结合环下降的同时,以所述结合环为基准,使所述口部的上部向外侧折叠;以及封盖结合部,当口部的上部通过所述折叠部而向外侧方向折叠时,所述封盖结合部使所述封盖插入结合于结合环的内侧部分,从而使所述封盖向所述口部的方向投入,并使所述口部密封。
并且,所述结合环的外周面形成有凹槽。
并且,所述包移送部为通过第一驱动部的驱动而移送的移送输送带。
并且,所述环供给部构成为包括:环储藏部,其用于储藏结合环;环移送部,其通过第二驱动部被驱动,并从所述环储藏部一个一个地依次移送结合环;以及环排列部,其对通过所述环移送部依次被移送的结合环进行固定后,将结合环排列在塑料包的上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珍,未经李宁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6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木耳抗绿霉病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川芎产量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