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气吸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76010.2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0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征;徐成;季小强;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娇阳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气 吸收 装置 | ||
1.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其包括液位计(1)、进气管路(2)、换气管路(3)、人孔门(4)、进水管路(5)、水泵组件(7)、吸收箱体(8)、排污阀(10),在吸收箱体(8)侧面设置可视液位计(1),在吸收箱体(8)侧下面设置水泵组件(7),排污阀(10)设置在吸收箱体(8)侧下方或底部,进气管路(2)、换气管路(3)、人孔门(4)设置在吸收箱体(8)上表面,进水管路(5)设置在吸收箱体(8)侧上方,其特征在于:在进气管路(2)末端连接有吸收管(9),吸收管(9)位于吸收箱体(8)的内下部,吸收管(9)壁上设有通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路(5)末端连接有浮球阀(6)。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吸收管(9)的圆周上布满多个通孔(11)或在吸收管(9)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一排或多排通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吸收管(9)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一排排通孔(11)时,吸收管(9)上的通孔(11)正对吸收箱体(8)的内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4任意一项所述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11)为槽口。
6.根据权利要求1、3、4任意一项所述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在吸收管(9)的前端分布分散,后端分布密集。
7.根据权利要求1、3、4任意一项所述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管(9)为多根,多根吸收管(9)错位排列和并列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体(8)上且位于吸收管(9)尾端部分设有吸收管(9)的限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结构由两根槽钢(12)组成,分别设置在吸收箱体(8)内底面和内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60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硫化促进剂M尾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煤气提纯系统及煤气提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