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用于去除圆筒零件横向通孔中毛刺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4412.9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8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和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67/06 | 分类号: | B23D6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孔祥超 |
地址: | 40276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去除 圆筒 零件 横向 通孔中 毛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去除圆筒类零件横向通孔中毛刺的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4所示带横向通孔的管件,横向通孔B机加后会留下毛刺,影响中心孔A内的零件安装,常规去毛刺的方法是由人工利用锉刀,将锉刀伸入中心孔A内去除毛刺。这种去毛刺的方法效率低,且产品一致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拟提供一种专用于去除圆筒零件横向通孔中毛刺的机构,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且产品一致性好。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专用于去除圆筒零件横向通孔中毛刺的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机头部,关键在于:
所述机头部包括驱动电机、手动转盘和硬质合金旋转锉刀,所述驱动电机带动硬质合金旋转锉刀转动,所述手动转盘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带动硬质合金旋转锉刀上下运动;
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滑动托板,所述滑动托板的中部宽度小于上下两端的宽度形成颈部,所述滑动托板的上方固设有工件套装圆柱,所述工件套装圆柱位于硬质合金旋转锉刀的正下方,且工件套装圆柱的顶部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弧形消气槽;所述滑动托板的上方还安装有水平气缸,水平气缸驱动工件防转顶杆左右移动,工件防转顶杆的左端头位于工件套装圆柱的正右侧;
所述滑动托板前侧壁的中间位置处铰接有一根手动摆杆,滑动托板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根左右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装有回位弹簧,每根连接杆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支撑连接杆的支撑块,支撑块固定在工作台上,连接杆的内侧端固定在滑动托块的侧壁上,连接杆的外侧端伸到对应的支撑块外,且连接杆的外侧端带有端头,所述滑动托板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轴承为滑动托板的左右移动导向,所述轴承通过各自的安装轴安装固定,所述滑动托板的颈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限位板为滑动托板的左右移动限位,且每个限位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侧的两安装轴上。
使用方法:首先放置待加工工件,将中心孔套入套装圆柱上,再启动水平气缸,水平气缸驱动防转顶杆向左移动,防转顶杆正好抵在管件横向通孔的右端,从而限制工件旋转。旋转手动转盘,使硬质合金旋转锉刀下行到位,硬质合金旋转锉刀伸入到中心孔内,再启动驱动电机,硬质合金旋转锉刀开始旋转。握住手动摆杆,向左扳动手动摆杆,带动滑动托板向右移动,并压缩右侧的回位弹簧,滑动托板的右颈部抵在右侧限位板上即为到位,再由硬质合金旋转锉刀去除横向通孔右内端的毛刺,再向右扳动手动摆杆去除横向通孔左内端的毛刺,松开手动摆杆后,手动摆杆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位。四个呈矩形布置的轴承为滑动托板的左右移动导向,并减少了移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工作台由下向上分三层,并通过外六角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支撑块固定在第二层上方,并抵在第三层的侧边缘。方便拆卸,且整体结构紧凑合理。
进一步,所述滑动托板的上部宽度小于下部宽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构思新颖,设计巧妙,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轴测图(不包括机头部和支撑柱)。
图3是图1中工件套装圆柱的侧视图。
图4是带横向通孔的圆筒类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专用于去除圆筒零件横向通孔中毛刺的机构,由工作台1、支撑柱2、驱动电机3、手动转盘4、硬质合金旋转锉刀5、滑动托板6、工件套装圆柱7、两根连接杆8、两根回位弹簧9、两个支撑块10、四个轴承11、四根安装轴12、工件防转顶杆13、两个限位板14、若干外六角螺栓15、手动摆杆16、水平气缸17等组成。除手动转盘4、水平气缸17外,去毛刺机构为左右对称结构。
支撑柱2安装在工作台1上,支撑柱2的顶部设置有机头部,机头部由驱动电机3、手动转盘4和硬质合金旋转锉刀5组成。驱动电机3带动硬质合金旋转锉刀5转动,手动转盘4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带动硬质合金旋转锉刀5上下运动,为立式钻床中常用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和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和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4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式塑料安瓿三合一生产工艺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挤塑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