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TC89C52的可编程直流电子负载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73187.7 | 申请日: | 2014-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5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武;王瑛;李忠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恒誉名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tc89c52 可编程 直流 电子负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子负载,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基于STC89C52的可编程直流电子负载。
背景技术
电子负载是根据电子元件吸收电能并将其消耗而设计的一种负载,它的电子元件一般为功率场效应管(powerMOS)、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在传统的应用中,电阻是我们很熟知的一种负载,它可以作为消耗电能的载体。而这种传统的负载有很多弊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负载将会逐渐的替代传统负载。电子负载主要用功率半导体器件替代了电阻,使得对负载阻值更容易更改与控制,稳定性也会相应的提高,可以说,电阻负载的出现克服了传统负载的诸多弊端。同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不同的电子负载,已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即使是一些特殊波形曲线的负载。这在电阻等传统负载是不可实现的。而且,应用电阻负载的一些配套设备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对于电子负载的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生活的众多领域中都会用到负载测试,比如各种通讯电源试验,发电机、电动机出厂试验等,现在很难想象哪一种测试会不应用电子负载,电子负载已经逐渐的渗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内外对电子负载的研究已进入白热化,很多厂家都在研发应用于特殊情况的电子负载。对于测试所用负载,国内外的境况差不多,大部分在使用静态负载的传统方法,静态负载包括我们常见的电阻、电阻箱等,但这种传统的方法缺点太多,比如散热不好、操作不方便、准确率不够等等,根本达不到人们预期的目标。人们对于测试较关心的是输出电流要恒定,本身带有输出接口,阻值等参数可随意调节等,目前,上述很多指标还难以达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好、操作方便、准确率较高的应用于负载测试的基于STC89C52的可编程直流电子负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电子负载系统分为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电子负载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以下7部分:
单片机的选择与输入输出端口的分配、液晶显示器、键盘、D/A转换、电压电流采样、负反馈控制回路、电源电路。STC89C52单片机和LCD显示相连,输出给LCD需要显示的信息,键盘与STC89C52单片机相连,为系统输出参数设定值;STC89C52单片机与D/A转化相连,输出数字量转化为模拟量;D/A转化与PI调节器相连,PI控制器控制可以起到调节作用,系统一旦出现了偏差,比例调节就会产生调节作用以减少偏差,而积分调节的作用是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只要有误差存在,积分调节就会起到作用,直至误差被完全消除,积分调节才会停止。PI调节器与MOS管连接,MOS管是负反馈控制回路的核心器件。MOS管和三个串联电阻R相连,MOS管的反馈信号经过PI调节器以及电流检测经过A/D转化电路与STC89C52相连。
电子负载系统的软件程序部分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按键信息程序和液晶显示输出程序,另一个部分是电压电流采样程序、A/D转换程序、D/A转换程序。
软件系统的工作步骤是:
(1)对整个系统进行初始化;
(2)进行按键扫描处理;
(3)D/A转换产生基准电压;
(4)电压电流采样A/D转化;
(5)液晶显示程序;
(6)检测电源是否完成,如果没有完成返回(2),如果已经完成则结束这次程序。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中的各个部分都是应用模块化设计出来的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其中键盘和LCD显示模块很好的实现了人机交互。
(2)本发明中应用了MOS管,这样不仅使得整个系统的速度快,而且不会产生静态的功率损耗,MOS管栅极阻抗无限大,是一种通过栅源极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电压控制型器件,这样不仅更加省电,而且更易驱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系统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1为系统的原理框图。电子负载系统分为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电子负载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以下7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恒誉名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恒誉名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31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体业绩分析引擎
- 下一篇:具有倾斜计的移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