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组合过滤式的饮用水水质改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73137.9 | 申请日: | 2014-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0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谭恒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恒昶 |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潘传军 |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组合 过滤 饮用水 水质 改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水水质改善系统,尤其是通过多层复合过滤方式改善饮用水水质的系统。
背景技术
水,乃宇宙生命之源,人体70%是由水构成,年轻人含量稍多些,老年人则少些,而且时时刻刻在循环更新,大约每一分钟要排泄1毫升废水,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是不能一天不喝水,一个成年人每天正常的饮水量为2500毫升,围绕在人体细胞四周的水每减少1%就会感到口干,减少2%能导致人体内的能量降低20%,减少5%就会昏迷,减少20%就会死亡。古曰;“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津液也”。汉朝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之于人不亦重乎?”,国外学者说:“长寿与健康的秘密尽藏在水中”。一个人的老化过程,也正是我们一生中30%的水分不断丧失的过程。喝什么样的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程度及寿命的长短,并认为:人类逐年老化、生病到死亡的过程,就是因为对细胞供水不足,致使细胞液逐渐酸性化、细胞失去正常的新陈代谢而衰亡夭折的过程。
水对于生命是如此的重要,饮水就不能不讲究了,什么才是符合健康标准的水呢?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对世界长寿地区的大量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优质饮用水的6条标准是:1、水中不含细菌、杂质、有机物、重金属等,是无公害的水。2、水中含有适当比例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且呈离子状态存在,适合人体吸收。3、六个以下水分子团结合的小分子团水(≤100Hz),渗透力强能进入细胞壁,溶解性好。4、负电位,能消除人体内多余自由基。5、pH值呈弱碱性(PH 7.35左右),能中和人体内多余的酸素。6、含有适量的氧(5mg/L左右)。
但是,我们世界上99%的人不是居住在风景优美、空气中富含负离子、有优质矿泉水的长寿地区,如阿尔卑斯山下的依云,广西的巴马等。而且每日都在饮用着普通水,呼吸着雾霾,食用的农产品,都是在已反复耕作了近千年的土地中种植出来的,所含有益的元素已消失殆尽,而且近百年来都在使用农药、化肥,有毒物质在水中或农作物中是微量的,但能在人体中积累则存在着很大的危害。人们一直认为只要烧开饮用就是安全的,其实开水只是杀死了细菌不会引起腹泻而已,烧水过程并不能除去水中那些会引起慢性疾病的杂质,我们长期以来饮用的水,包括城市的自来水、乡下的井水,都不是十分卫生的,诸多原因会造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从出水口检测,铁锈、铅、酚、农药等致病微生物都有不同程度出现,长期饮用就成为结石、心血管、动脉硬化、癌症等的发病原因。
为此国内外近10年研制了多种饮水机,但大多只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中的3~4项,不具备使饮用者更健康长寿、有活力的功效,也难以解决或减轻一些身体健康问题: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结石症、头痛、背痛、痛风、风湿性关节炎、气喘、过敏症、心绞痛、免疫功能下降、癌症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饮用水水质改善系统,通过多层复合处理的方式净化并改善普通水的水质,得到的饮用水满足世界卫生组织的优质饮用水标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组合过滤式的饮用水水质改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是由九级过滤层和一级磁化层依序串接组成的水流通道,在各级过滤层中:第一级采用PP棉滤芯,第二级采用椰壳活性炭滤芯,第三级采用高分子纤维超滤膜滤芯,第四级采用一号古海相沉积岩木鱼石滤芯,第五级采用二号古海相沉积岩砭石滤芯,第六级采用三号古海相沉积岩麦饭石滤芯,第七级采用四号古海相沉积岩滨州石滤芯,第八级采用载银椰壳炭滤芯,第九级采用高温竹炭滤芯;第十级磁化层采用高磁恒磁场水流磁化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
第一级采用PP棉滤芯:用食品级溶喷聚丙稀棉,可过滤0.5微米以上所有杂质;
第二级采用椰壳活性炭滤芯:能吸附水中有机物、农药、余氯、异色、异味;
第三级采用高分子纤维超滤膜滤芯:用食品级高分子聚砜为过滤材料,超滤是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每米长的超滤膜丝管壁上约有60亿个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径只允许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而最小细菌的体积都在0.02微米以上,因此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能被超滤膜截留下来,并强力吸附有机物、部份钙、镁离子、重金属和异色、异味如农药、氯气等,从而实现了净化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恒昶,未经谭恒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31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