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治半身不遂的灸条及制作方法和灸疗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73000.3 申请日: 2014-09-17
公开(公告)号: CN104189839B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发明(设计)人: 刘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 威海特伦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25/00;A61H39/06
代理公司: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37202 代理人: 于涛
地址: 264200 山东省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主治 半身不遂 制作方法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主治半身不遂的灸条及制作方法和灸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主治半身不遂及各种疼痛的通关开窍、散寒祛湿、活络祛瘀、行气活血、通络除痹和止痛的药物主要是服用西药,副作用大,中药服用一般也是煎服,外用喷剂,作用效果不明显,而且都是缓解一时痛苦,无法根治,传统用于通关开窍、散寒祛湿、活络祛瘀、行气活血、通络除痹、止痛的艾条是艾灸时用来熏烤人体经络穴位的中药条,一般的制作过程也是公知的卷烟技术,是将艾叶捣碎成艾绒后直接或再添加其它中草药材后用棉纸卷成的圆筒状中药条,目前市场上的艾条多种多样,传统的纯艾条和添加中草药的艾条中艾绒含量高达90%,导致药量少药力效果低,而且燃烧的艾绒极易脱落松散,灼烧皮肤,而且一般的治疗方法是在皮肤表面熏灸或者隔物灸疗,存在热量不集中、导热性差、药力不显著且治疗效果不理想等缺点,药力无法达到疼痛部位(阿是穴),如申请号2006100684730的灸条改进方法,但是设计成中空形状不结实同时很容易导致热量不集中,药量少也达不到灸疗理想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伍合理、药效迅猛、操作简单、制作方法新颖、效果显著的主治半身不遂且集火疗、针疗、热疗于一体的灸条及制作方法和灸疗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主治半身不遂的灸条,其特征在于该灸条由麝香、川乌、草乌、细辛、牙皂、苍术、南星、艾草和干姜组成,上述组成成分的重量比为:麝香3~7份,川乌5~8份,草乌5~8份,细辛3~7份,牙皂7~10份,苍术10~12份,南星5~8份,艾草10~12份,干姜5~7份。

根据上述一种主治半身不遂的灸条,优选的艾草是5年以上陈艾。

所述的一种主治半身不遂的灸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首先按常规方法制作的长方形质地粗糙的草纸备用,草纸表面粗糙,使草药更好的附着上面,易于燃烧,以棉花为原料按常规方法制作的长方形棉纸备用,棉纸韧性强,便于固定,安全无毒,不易脱落;

(2).取中草药麝香3~7份,川乌5~8份,草乌5~8份,细辛3~7份,牙皂7~10份,苍术10~12份,南星5~8份,艾草10~12份,干姜5~7份,分别用中药粉碎机粉碎,过400目筛网,得400目以上药物;

(3).分别按重量比取上述粉碎后药物,混合均匀;

(4).取步骤(1)所得的草纸一层,然后将混合均匀的药粉按照0.10mm~0.5mm厚均匀的铺在草纸上,然后在药粉上铺一层步骤(1)的棉纸,在棉纸的基础上再铺一层草纸,再铺一层药粉,以此顺序5~7层,沿着多层纸的一边卷制,最终卷制成直径为20mm~28mm的圆柱形,将上下两端的余边合拢,卷紧,用浆糊或食用胶粘合,避免药物挥发失去药性,此方法制作的灸条含药量多,药效迅猛,且韧性强、坚固,燃烧时不易松散脱落;

(5).在圆柱形灸条外层卷制一层牛皮纸,加固。

所述的一种主治半身不遂的灸条的灸疗方法,其特征在于灸疗时首先将制作中所得的草纸叠成7~8层厚,置于患者疼痛部位(阿是穴)或者经络穴位,然后将制作好的圆长柱形艾条一端点燃,将点燃的一端快速压紧在疼痛部位(阿是穴)或经络穴位的草纸上,当患者疼痛部位(阿是穴)或经络穴位明显灼热感时,立即移开,快速移至另一疼痛部位(阿是穴)或经络穴位,当产生同样灼热感时,快速移至另一疼痛部位(阿是穴)或经络穴位,如此重复灸疗疼痛部位(阿是穴)或经络穴位7~8回,约30分钟,重复病痛部位或经络穴位的次数不限于7~8回,可根据患者承受能力增加灸疗次数,期间灸条温度不足时,重新点燃后立即压紧疼痛部位(阿是穴)或经络穴位,一天一次,七天一疗程。

根据上述的一种主治半身不遂的灸条的灸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佳灸疗时间为沐浴后,且灸疗后4小时内不接触冷水。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灸条及制作方法和灸疗方法,具有配伍合理、药力迅猛、操作简单、通关开窍、散寒祛湿、活络祛瘀、行气活血、通络除痹、止痛、对半身不遂及各种疼痛有显著疗效且集火疗、针疗、热疗于一体等优点。

本发明药剂的药理分析

麝香:性辛、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特伦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威海特伦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3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