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时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2139.6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0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庄家琦;于健;吴哲惠;迟星德;黄佳洲;宁成功;黄雪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时消息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即时消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于社交网络群组聊天交互界面中显示即时消息内容输入框、即时消息内容显示框和即时消息发送请求类型切换按钮;
在发送当次的即时消息发送请求之前,基于对所述即时消息发送请求类型切换按钮的触发,接收即时消息发送请求类型的切换指令;
根据所述即时消息发送请求类型的切换指令切换所述即时消息发送请求的类型;所述即时消息发送请求的类型包括显示账号信息类型和隐藏账号信息类型;
侦测目标账号于所述即时消息内容输入框发送的即时消息发送请求;
根据所述即时消息发送请求,获取所述目标账号发送的即时消息内容;
若所述目标账号存在于预置权限表中,则获取所述目标账号的账号信息,并将所述即时消息内容及所述账号信息在预置显示窗口中相互关联显示;
若所述目标账号不存在于预置权限表中,则当所述即时消息发送请求的类型为隐藏账号信息类型时,获取按照预置配置规则配置或随机配置的与所述目标账号对应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即时消息内容及所述标识信息在所述即时消息内容显示框中相互关联显示;
其中,将相互关联显示的标识信息与即时消息内容,以及相互关联显示的账号信息与即时消息内容,均按照发送的时间顺序排列在所述预置显示窗口中,并将与标识信息相关联的即时消息内容所对应的显示框填充预置的背景颜色,以突显所述与标识信息相关联的即时消息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时消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按照预置配置规则配置或随机配置的与所述目标账号对应的标识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账号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关系储存至预置的关系表中;
所述将所述即时消息内容及所述标识信息在预置显示窗口中相互关联显示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标识信息满足预置上报条件时,将所述标识信息上报至预置服务器;
根据上报的所述标识信息在所述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
将查找获得的账号添加至所述预置权限表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时消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上报条件包括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即时消息内容与预置数据库中的关键字匹配度大于预设值,或者接收到预置账号对所述标识信息发送的禁止发送消息请求。
4.一种即时消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个即时消息交互界面,用以显示和输入即时消息内容,所述即时消息交互界面为社交网络群组聊天交互界面;于所述社交网络群组聊天交互界面中显示即时消息内容输入框、即时消息内容显示框和即时消息发送请求类型切换按钮;
在发送当次的即时消息发送请求之前,基于对所述即时消息发送请求类型切换按钮的触发,接收即时消息发送请求类型的切换指令;
根据所述即时消息发送请求类型的切换指令切换即时消息发送类型;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类型包括显示账号信息类型和隐藏账号信息类型;
接收目标账号于所述即时消息内容输入框发送的即时消息发送类型指令;
获取待发送的即时消息内容;
根据选取的即时消息发送类型指令,对所述待发送的即时消息内容进行处理;其中:
若所述目标账号存在于预置权限表中,则获取所述目标账号的账号信息,并将所述即时消息内容及所述账号信息在预置显示窗口中相互关联显示;
若所述目标账号不存在于预置权限表中,则当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类型指令为隐藏账号信息类型时,获取按照预置配置规则配置或随机配置的与所述目标账号对应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即时消息内容及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目标账号并在所述即时消息内容显示框中相互关联显示;
当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类型指令为显示账号信息类型时,获取所述目标账号的账号信息,将所述即时消息内容及所述账号信息发送至目标账号并在所述即时消息内容显示框中相互关联显示;
其中,将相互关联显示的标识信息与即时消息内容,以及相互关联显示的账号信息与即时消息内容,均按照发送的时间顺序排列在所述预置显示窗口中,并将与标识信息相关联的即时消息内容所对应的显示框填充预置的背景颜色,以突显所述与标识信息相关联的即时消息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21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