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套杆可升降式垂直风力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2107.6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4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蔡薇;曾青松;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3/06;F03D9/43;F03D13/20;F03D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万仲达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套杆可 升降 垂直 风力发电机 | ||
1.一种双套杆可升降式垂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底部推杆(1),布置在所述外底部推杆(1)内的内底部推杆(2),滑动插装在所述外底部推杆(1)和内底部推杆(2)之间的外伸缩推杆(3),密封滑动插装在所述内底部推杆(2)内的内伸缩推杆(4),所述内伸缩推杆(4)内密封滑动安装有可竖直折叠在所述内伸缩推杆(4)内的风叶组件(5),所述内伸缩推杆(4)上端通过轴承(6)与所述外伸缩推杆(3)上端同轴可相对转动的相连,所述内伸缩推杆(4)下端和所述内底部推杆(2)上端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内伸缩推杆(4)与所述内底部推杆(2)相对位置的卡接组件(7),所述内底部推杆(2)下端分别密封设有均与所述内底部推杆(2)内腔连通的进气组件(8)和抽气组件(9),所述内底部推杆(2)底面连接有可与电网连通的发电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杆可升降式垂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组件(5)包括密封滑动安装在所述内伸缩推杆(4)内的密封活塞(5a)、连接在所述密封活塞(5a)顶面上的转轴(5b),两根一端分别与所述转轴(5b)活动连接的风叶臂(5c),两根所述风叶臂(5c)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空心半球(5d),所述轴承(6)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卡接两根所述风叶臂(5c)的支撑卡叉(5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杆可升降式垂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伸缩推杆(4)下端通过带孔活塞(11)密封插装在所述内底部推杆(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套杆可升降式垂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7)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底部推杆(2)上端内侧壁上的卡槽(7a),外侧与所述卡槽(7a)相配合的卡块(7b),设置在所述带孔活塞(11)侧壁上用于容纳所述卡块(7b)的容纳槽(7c),所述卡块(7b)内侧通过卡块弹簧(7d)与所述容纳槽(7c)的侧壁相连或相接触,所述容纳槽(7c)顶面设有定位通孔(7e),所述卡块(7b)顶面上通过卡销弹簧(7f)压装有与所述定位通孔(7e)相配合的定位卡销(7g),所述内底部推杆(2)上端内顶面上对应所述定位通孔(7d)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定位通孔(7e)相配合的顶出杆(7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套杆可升降式垂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杆(7h)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定位通孔(7e)的孔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套杆可升降式垂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7b)外侧下端部为弧形结构,所述卡槽(7a)下端通过所述弧形结构相配合的圆弧与所述内底部推杆(2)的内侧壁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套杆可升降式垂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卡块(7b)位于所述内底部推杆(2)中部时,所述定位卡销(7g)卡在所述定位通孔(7d)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杆可升降式垂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8)包括设置在内底部推杆(2)下端的进气腔(8a),所述进气腔(8a)通过进气单向阀(8b)与所述内底部推杆(2)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单向阀(8b)的阀芯通过进气弹簧(8c)与所述进气腔(8a)的内壁相连,所述进气腔(8a)连通有空气压缩机(8d)。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杆可升降式垂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组件(9)包括设置在内底部推杆(2)下端的抽气腔(9a),所述抽气腔(9a)通过抽气单向阀(9b)与所述内底部推杆(2)的内腔连通,所述抽气单向阀(9b)的阀芯通过抽气弹簧(9c)与所述抽气腔(9a)的内壁相连,所述抽气腔(9a)连通有鼓风机(9d)。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套杆可升降式垂直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缩推杆(3)至少包括两节外伸缩推杆节(3a),相邻两所述外伸缩推杆节(3a)之间通过伸缩方式相连,所述内伸缩推杆(4)对应也至少包括两节内伸缩推杆节(4a),相邻两所述内伸缩推杆节(4a)之间通过所述卡接组件(7)密封伸缩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21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降低磨损的柱塞泵变量机构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振动浮子式波浪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