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失模铸造制模机加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70712.X | 申请日: | 2014-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9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金;詹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失 铸造 制模机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失模铸造白区制模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消失模铸造制模机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消失模铸造是将用可发性珠粒制成的模束埋入砂中,经过加砂振实、浇注、冷却、清理等一系列工序后生产出成品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铸造”。
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能耗低、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绿色环保等特点。
工艺流程如下:可发性珠粒→预发→泡珠粒熟化→模片成型→胶合→烘干→填砂→振实→浇注→冷却→清理。
制模机是将可发性珠粒经过预发、熟化后通过加料枪压入模具中,经过蒸汽融化和水冷却后生成零件样模束的设备,简单零件制成一件模束即可,复杂零件经分型后可以制成几件模束,经胶合、烘干后进入浇注装置。
现有技术的制模机是利用加料枪的产生的压力将熟化后的珠粒直接压入制模机的模具型腔中。由于加料枪的压力较小,压入的模具型腔的珠粒不紧密,铸造时易产生缩松、气孔等铸造缺陷,铸件的抗拉强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制模机的加料枪压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失模铸造制模
机加料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消失模铸造制模机加料装置,包括压紧弹簧部件1、出料管接头2、端盖3、回转板4、固定轴6、连接块13、气缸14、气缸铰链座15、左固定板5、料筒7、挡板8、右固定板9、加压管接头10、进料管接头11、真空口管接头12 。
端盖3、回转板4、挡板8、左固定板5和右固定板9均为盘形体;
端盖3、回转板4的中心处均设有轴孔,且两件的盘面上均以轴孔为中心沿径向圆周上分布若干个通孔。端盖3上分布的通孔在其左端面上均接有螺纹口。端盖3的外圈上设有法兰连接孔;
端盖3上分布的通孔的孔径尺寸、数量与回转板4上分布的通孔的孔径尺寸、数量相同,且端盖3与回转板4所分布的通孔的位置对应一致。
固定轴6的一端为螺栓头,另一端为螺栓杆。挡板8中心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周围分布有连接孔和若干个小孔。
左固定板5、右固定板9盘体周边左侧弧上均接有凸台,其中左固定板5盘体周边下侧弧上接有斜凸台;
左固定板5的盘体为空心环。左固定板5一端面设有环止口,且该端面距离斜凸台附近设有一角度缺口;
左固定板5的另一端面和右固定板9的一端面均设相同大小的环沟槽,且两件的外圈上均分布位置相同的法兰连接孔;
右固定板9上分布三个螺纹通孔,其中之一设置在右固定板9的中心。右固定板9的环沟槽端面设有环台面;
由左固定板5、料筒7、挡板8、右固定板9构成加料筒设置在端盖3的右端面。左固定板5的环止口端面与端盖3右端面法兰面对应相接,且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左固定板5的环沟槽与右固定板9环沟槽相对分别箍套在料筒7的左、右端,且通过长杆螺栓连接在左固定板5和右固定板9的法兰连接孔上。 挡板8通过螺栓连接在右固定板9环台面上,挡板8分布的若干个小孔内均设有气塞19。
由压紧弹簧部件1、固定轴6、回转板4、连接块13、气缸14、气缸铰链座15构成出料阀机构设置在端盖3与左固定板5之间。 压紧弹簧部件1由连接在固定轴6尾端的螺母、压缩弹簧和压缩弹簧左、右端的垫圈组成。回转板4套设左固定板5的环止口内,且通过固定轴6与端盖3转轴连接。回转板4的左端面在压紧弹簧部件1弹力的作用与端盖3右端面相依。回转板4盘体周边的一侧弧与连接块13的尾部螺纹连接在左固定板5的角度缺口处。连接块13的头部铰接在气缸14的活塞杆头部,气缸14的腰部铰接在气缸铰链座15上,气缸铰链座15通过螺栓连接在左固定板5斜凸台上。
若干个出料管接头2分布在端盖3左端面上。 出料管接头2的一端头螺纹连接在端盖3左端面通孔的螺纹口上,出料管接头2的另一端接合在加料枪16的端口。加压管接头10、进料管接头11、真空口管接头12分别螺纹连接在右固定板9的右端面的螺纹通孔上。进料管接头11连接在右固定板9的中心螺纹通孔上,与连接在右固定板9上的挡板8的中心通孔对应。左固定板5、右固定板9盘体周边左侧弧的凸台面分别与制模机机身17的连接面相接,且通过六角螺栓18 固定连接在制模机机身17上。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本发明是在加料枪和熟化珠料料仓之间增加一加料装置,通过加料装置产生较大的压力将珠粒经过加料枪压入模具型腔,使珠粒填充密实,提高铸件填充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0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