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部填充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0033.2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2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滨;居仁贤;黄伟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懿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3/07 | 分类号: | C09J183/07;C08G77/3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罗伟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碧水天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部 填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粘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部填充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电子封装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智能化、重量轻、体积小、速度快、功能强、可靠性好等成为电子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在这种发展趋势下,CSP/BGA芯片的底部填充胶由于具有工艺操作好、易维修、抗冲击、抗跌落等诸多优点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底部填充胶一般使用环氧树脂作为主要成分,而环氧树脂则具有粘度大、流动性差、耐候性差、耐湿耐热性较差等缺点,在户外使用容易失效。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底部填充胶一般只能使用一种固化方式:热固化、光固化或者湿气固化,固化方式较为单一。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底部填充胶,该底部填充胶具有流动性好、耐候性好和耐湿耐热性好等诸多优点,而且可以采用光固化和热固化等多种固化方式对其进行固化,提高了本产品的工艺适用型,使得该产品既可用于芯片的底部填充,也可用于电子元器件的表面涂覆和封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底部填充胶,该底部填充胶具有流动性好、耐候性好和耐湿耐热性好等诸多优点,而且其提供了多种固化方式,为应用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底部填充胶,其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甲基)丙烯酸羟基酯改性的有机硅树脂 50%~80%;
热固化剂 0.5%~15%;
光引发剂 0.5%~10%;
稀释剂 1%~20%;
触变剂 0.1%~5%;
所述有机硅树脂中含有苯基,所述(甲基)丙烯酸羟基酯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其中,有机硅树脂拥有优异的耐温性、耐化学腐蚀性以及耐候性等性能,其一般是由多官能度的有机硅醇或者有机硅氧烷缩合而成,具有三维交联网状结构,在该网状结构中,Si-O主链被Si上所连的R基团包覆其中,使得Si-O主链更加不容易受到杂质的攻击,因而主链不易断裂,所以其具有比其他树脂更加优异的耐温性(即热稳定性),其 Si-O 主链比环氧树脂的 C-O 主链更加能承受住温度的侵蚀,而其良好的空间网络结构则使它在具有更加良好的耐温性基础上,其他的性能也得到有效提高,如防脱落等。含有苯基的有机硅树脂的热稳定性较好。
(甲基)丙烯酸羟基酯改性有机硅树脂可以提高其流动性和渗透性、阻燃性、柔韧性、耐热性和冲击强度等。
在有机硅树脂胶黏剂中加入热固化剂,通过固化剂分子与树脂间进行聚合,可以有效地改变链结构、空间结构、分子间距离、热稳定性等性能,而使得有机硅树脂的结构更加趋于空间网络型。加入固化剂后,本发明能在较低的温度(80℃)下快速固化(小于200s),比现有市面上的同类产品的固化温度(150℃)低,固化时间短(600s),大大节约生产过程中固化时间,提高产能、降低成本。
光引发剂又称光敏剂或光固化剂,是一类能在紫外光区(250~420nm)或可见光区(400~800nm)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产生自由基、阳离子等,从而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的化合物。光引发剂的添加使得本发明还可以采用UV光固化的方式实现固化。具体可以根据客户不同的制造需求而定,两种不同的固化方式增加了本产品工艺使用操作窗口,也使得应用商有了更多的选择。
稀释剂是一种用于降低胶粘剂黏度,使胶粘剂有好的浸透力,改进工艺性能。
触变剂加入树脂中,能使树脂胶液在静止时有较高的稠度,在外力作用下又变成低稠度流体的物质。
作为本发明底部填充胶的一种改进,其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甲基)丙烯酸羟基酯改性的有机硅树脂 60%~80%;
热固化剂 2%~10%;
光引发剂 2%~7%;
稀释剂 10%~20%;
触变剂 0.5%~4%。
作为本发明底部填充胶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化剂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底部填充胶的一种改进,所述光引发剂选自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安息香、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乙醚、α-二乙氧基苯乙酮、二苯甲酮和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懿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懿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0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