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oLTE双待终端自动选择语音承载的方法、装置及双待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69976.3 | 申请日: | 2014-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1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阮航;马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8/18 | 分类号: | H04W48/18;H04W8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待终端 网络信号 语音业务 自动选择 门限 预设 语音承载 预定条件 保存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oLTE双待终端自动选择语音承载的方法、装置及双待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当VoLTE双待终端要发起语音业务时,获取LTE网络信号的参数;将获取的网络信号的参数与VoLTE双待终端上保存的预设的门限值相比;当获取的网络信号的参数与VoLTE双待终端上保存的预设的门限值相比符合第一预定条件时,所述VoLTE双待终端选择发起VoLTE业务;当获取的网络信号的参数与VoLTE双待终端上保存的预设的门限值相比符合预定第二预定条件时,VoLTE双待终端选择发起2G/3G电路域语音业务,从而实现VoLTE双待终端可以自动选择发起VoLTE业务还是发起2/3G电路域语音业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心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oLTE(Voice over LTE,基于LTE的语音业务)双待终端自动选择语音承载的方法、装置及双待终端。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作为3G后续演进技术以其高数据速率、低时延、灵活的带宽配置等独特技术优势,被业界公认为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演进方向。目前的LTE终端大多以数据卡、客户端设备(CPE)等数据终端为主,产品类别相对现有3G终端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对LTE终端多样化的需求。另外,考虑到LTE是一种纯分组域技术,如何解决LTE终端对话音业务的支持也是目前产业界各方研究的热点。
围绕LTE时代的话音业务,业界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可供商用选择,如双待机SVLTE(simultaneous voice and LTE,LTE与语音网同步支持)方案,CSFB(circuit switchfallback,电路域回退)方案和VoLTE方案,在这种方案中,话音业务由LTE分组域提供支持,LTE通过IP多媒体子系统(IMS)提供基于IP数据分组的话音业务。这三种方案比较来说,VoLTE方案基于LTE的分组域进行,而其他方案如CSFB和SVLTE则通过电路域来提供话音业务。相对于电路域方案来说,使用LTE IMS提供VoLTE话音业务有以下两个优势:一方面,LTE具有很高的频谱利用率;另一方面,LTE IMS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话音清晰、时延短,并且可以融合视频多媒体等多种业务。随着LTE网络的加速到来和IMS的部署,VoLTE将成为主流的话音解决方案。
但是VoLTE方案的成熟普及存在一个逐步推进的发展过程,需要从大量技术试验、局部应用开始,直到LTE全面覆盖、全网具备VoLTE应用条件后才发展到全网部署,在该过程中VoLTE方案将与CSFB和双待机方案长期并存。在这个较长的过渡阶段,考虑到VoLTE方案引入了高清话音和视频编解码、可以和RCS(富媒体业务)无缝集成,而双待机方案由于只能使用电路域资源提供话音业务,不具备VoLTE的这些功能,用户无法获得新技术的体验,目前业界已有将VoLTE和双待机两种方案融合,推出VoLTE双待终端,即既支持VoLTE业务,又支持双待,这样用户可以在VoLTE全面普及之前,在VoLTE局部应用的区域就可以获得高清语音视频,以及丰富RCS业务的最佳体验。当用户要发起语音业务时,目前该方案设计为用户手动选择发起VoLTE业务还是发起2/3G电路域语音业务。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对于VoLTE双待终端,用户需手动选择发起VoLTE业务还是发起2G/3G电路域语音业务,存在以下问题:
一、不够智能化,大多数用户难以理解该如何选择,增加了用户操作难度,用户体验较差;
二、由于VoLTE业务对QoS要求较高,对LTE信号强度、质量有一定要求,在一些场景下,例如LTE信号强度较弱或干扰较强的无线环境中,选择发起VoLTE业务可能会导致业务质量不好,甚至失败,体验较差,不如选择发起2/3G电路域语音业务;
三、运营商网络无法控制用户的选择,在一些场景下,例如网络要对语音业务做异系统的负载均衡,控制语音业务的接入,此时网络无法指定用户只能发起其中一种业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99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