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用软包装铝塑膜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9929.9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1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启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B32B15/08;B32B15/09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30 | 代理人: | 程修华 |
地址: | 463003 河南省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软包装 铝塑膜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用软包装铝塑膜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本发明涉及的锂电池用软包装铝塑膜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锂电池包装的铝塑膜被日本两家公司垄断,国内虽然后很多厂家在研制,但都没能成功,市场上还没有批量生产的国产锂电池软包装用铝塑膜。软包装锂电池由于其可以做的很薄、面积大、形状可以异形、不燃烧、爆炸威力极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的包装。
目前市场的上的锂电池软包装铝塑膜大都采用干式复合工艺生产,干式复合工艺主要是把各种功能膜和基材铝箔通过溶剂粘结层复合而成,由于锂电池软包装铝塑膜材料使用的特殊性,就是要经过电解液侵泡很长时间,我们知道电解液有很强的腐蚀性,电解液会产生腐蚀性极强的氢氟酸(HF),还含有溶解能力极强的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一旦电解液透过CPP层,与粘结剂和铝箔接触,会使溶剂粘结层分解,使CPP与AL之间分层,AL遇到HF,也会被腐蚀,使电池漏液、鼓胀。所以干式复合的锂电池软包装铝塑膜对溶剂粘结层要求很高,很难保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全新的多层共济流延技术生产的锂电池软包装铝塑膜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用软包装铝塑膜材料,所述的锂电池软包装铝塑膜材料具有层状结构,它由中间的铝基层(AL)上下两侧,内侧依次由内到外分布为新型功能粘合树脂层(AD)、聚脂层(PET)、共聚丙烯层(CPP),外侧依次由内到外分布为聚脂层(PET)、新型功能粘合树脂层(AD)、均聚丙烯(PP)。
所述的新型功能粘合树脂层(AD)主要采用质量百分比85-95% 的均聚丙烯(PP)作为基材、以质量百分比5-15% 苯乙烯-马来酸酐的共聚物(SMA)为活性单体、采用质量比0.3%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为添加剂。
所述的新型功能粘合树脂层(AD)采用多螺杆挤出机挤压加工,挤出温度:170-230℃。
所述铝基层为经过退火处理的软态高成性型铝箔,该铝基层的厚度为30~40微米。
所述铝基层与聚脂层之间、聚脂层与均聚丙烯层、聚脂层与共聚丙烯层之间的新型功能粘合树脂层(AD)厚度4-8微米。
所述的聚脂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该聚脂层的厚度为5~20微米。
所述共聚丙烯、均聚丙烯层的厚度为为8-10微米。
所述的铝片材采用五层流延共挤设备,进行多层共济流延法加工。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铝基层,具有良好延展性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聚脂层(PET)作为包装功能保护材料,有很好的耐电解液性能,耐冲击强度强,耐折性好,且耐油、耐脂肪、耐烯酸、稀碱,耐大多数溶剂,气体和水蒸气渗透率低;外层采用PP材料,拉伸和压缩强度及硬度性能好,且刚性好,热封强度高,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稳定高,几乎不吸水。本发明中间铝基层向外侧依次对称分布的新型粘合树脂层、聚脂层、新型粘合树脂层、均聚丙烯层,其材料应力更加均匀,有益于拉伸成型,最重要是本发明研发出新型功能的粘合树脂,能够十分牢固粘贴铝箔、聚脂层(PET),PP、CPP材料。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各具体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锂电池用软包装铝塑膜材料,所述的锂电池用软包装铝塑膜材料具有层状结构,它由中间的铝基层(AL)4上下两侧,内侧依次由内到外分布为新型功能粘合树脂层(AD)2、聚脂层(PET)3、共聚丙烯层(CPP)5,外侧依次由内到外分布为新型功能粘合树脂层(AD)2、聚脂层(PET)3、均聚丙烯(PP)1,呈两侧分布。由于本发明的锂电池用软包装铝塑膜材料层状结构为分布,其材料应力更加均匀平整度好,便于包装使用。
所述的新型功能粘合树脂层(AD)2,主要采用质量百分比85-95% 的均聚丙烯(PP)作为基材、以质量百分比5-15% 苯乙烯-马来酸酐的共聚物(SMA)为活性单体、采用质量比0.3% 作为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添加剂。本发明的苯乙烯-马来酸酐的共聚物(SMA),克服了市面上的PP接枝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不高,导致粘合树脂与铝材的粘接力有限的缺点。使用SMA作为马来酸酐源,可大大提高PP接枝物中马来酸酐的含量,上述配方马来酸酐含量可达8%,远高于其它接枝物;较好的与铝箔、PET、CPP、PP等材料低温热合性能,流延工艺使其粘结牢度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启,未经刘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99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